标题:对话中欧欧方院长杜道明:迫于政治压力,中美商学院互动受阻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欧方)杜道明(Dominique Turpin)认为,新一代企业管理者面临诸多挑战。他表示,曾经的硬核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已不及软技能,而软技能的核心在于执行战略及在经济不确定情况下激发员工动力。
杜道明指出,对于亚洲公司的管理者来说,管理不同代际员工的预期尤为重要。在亚洲社会文化影响下,年长的高层往往难以听取年轻一代的声音。因此,创建多元化代际组织变得至关重要。
杜道明见证了中国经济腾飞和创新企业迅猛发展的三十年。他认为,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和管理者更关心如何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及建立国际品牌。杜道明在欧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市场营销和国际战略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擅长品牌管理和营销战略。
然而,全球管理教育正面临挑战。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加担忧去商学院后工作机会减少。此外,国际交流受阻也严重影响了商学院教育的发展。杜道明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受到哈佛大学商学院案例教学法的影响,一度与美国的商学院交流频繁,但现在一些美国的商学院迫于政府压力,减少了与中国商学院的合作交流。
杜道明强调,越是局势紧张,沟通与交流就越重要。真正的聪明学生应该在危机中学习,以抓住更好的机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GEMBA校友成立了多个活跃俱乐部,帮助同学和校友企业“走出去”。
杜道明还谈到了软技能的重要性,从会计和财务等硬技能到战略思维,再到执行的软技能。他还提到,随着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如何平衡技术与软技能培养变得至关重要。
杜道明指出,疫情前人们更开放,但疫情后部分人变得更封闭。政治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国际合作,导致中美商学院交流减少。他认为,无论政治和经济形势如何,中国依然是重要的国家,应增加沟通。
杜道明认为,在经济下行周期,商学院的课程意义发生变化。他鼓励学生在危机时期学习,以在经济复苏时获得更好的机会。他还表示,AI大模型时代,公司需专注于解决问题,而非被数据淹没。公司应培养年轻员工的技术知识,同时尊重年长员工的经验。对于大公司而言,保持灵活性和创新力更为重要;而对于创业公司,年轻创业者应更加敢于尝试。
.png)

-
2025-07-19 14:56:08
-
2025-07-19 14:55:01
-
2025-07-19 1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