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周鹏-刘春森团队近期在《自然-电子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二维超快闪存的规模集成工艺》,宣布已成功研发出超快闪存集成工艺。该工艺实现了20纳秒超快速编程和10年非易失性,突破了传统闪存技术的瓶颈。研究团队通过二维半导体结构,将编程速度提升了千倍以上,达到纳秒级别。此外,团队还展示了在大规模集成下的超快特性,集成工艺性能优于国际水平。实验结果显示,该工艺在1Kb存储规模下,纳秒级非易失编程速度下的良率达到98%,远超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图对闪存制造的良率要求。研究团队采用不依赖先进光刻设备的自对准工艺,成功实现了沟道长度为8纳米的超快闪存器件,突破了硅基闪存的物理尺寸极限。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超快闪存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望加速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492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ChatGPT Agent遭暴击,国产AI轮番“公开处刑”
2025-07-19 12:51:53
马斯克宣布将推出儿童版 AI 应用“Baby Grok”,暂未披露功能细节
2025-07-20 14:03:49
大模型自信心崩塌!谷歌DeepMind证实:反对意见让GPT-4o轻易放弃正确答案
2025-07-20 16:05:44
461 文章
65997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20 23:09:27
-
2025-07-20 22:09:17
-
2025-07-20 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