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起,《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生效,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记者实测发现,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已落实规定,用户可主动声明作品为AI生成,未声明的疑似AI内容会被自动标注提示。腾讯、DeepSeek等技术服务商也在产品中添加了显著标识与水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中国已有346款生成式AI服务备案,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办法》明确,生成内容需添加显式与隐式标识,用于用户甄别与溯源追责,并禁止恶意篡改标识行为。然而,部分原创内容被误判为AI生成,暴露出检测技术的不足,行业需平衡监管与创作激励。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4620.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AI 生成内容泛滥,美国最大作家组织推出“人类创作”书籍认证
2025-01-30 20:37:01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4 17:30:29
微博:对识别到的 AI 生成内容添加隐式标识及显式标识
2025-09-01 17:21:29
Nature封面:“揭穿”一切,Google DeepMind为AI大模型添加了“隐形指纹”
2024-10-28 15:55:28
AI产品还在卷,观众已经看麻了
2024-11-21 11:30:06
奥尔特曼预告创意文学模型,称其首次被 AI 作品打动
2025-03-12 16:32:08
详解标识新规:如何给AI内容强制上“户口”
2025-09-02 20:40:33
判断AI生成内容的7个方法
2024-11-13 15:42:25
西藏地震有人不当利用AI生成灾害场景 抖音:严格处罚!
2025-01-11 00:27:45
美国老牌小报《芝加哥太阳报》闹乌龙,专栏刊登大量 AI 生成虚假内容
2025-05-21 17:10:26
AI 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起施行
2025-08-31 19:03:40
谷歌 Veo 视频生成模型走红后,国外网友开始上传“人扮 AI”内容博取关注
2025-05-31 21:10:27
英国法院警告:律师若引用虚假的 AI 生成内容,可能面临严厉处罚
2025-06-08 10:03:56
549 文章
250670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10-23 18:14:34
-
2025-10-23 18:13:26
-
2025-10-23 18: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