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版
在中国,服务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餐厅和酒店,但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发展中亚洲国家仍属新鲜。深圳的「擎朗智能」公司生产的T5机器人,身高仅1.2米,已在美国华盛顿希尔顿酒店执行送餐任务。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大国,中国机器人公司选择将产品出口海外,「擎朗智能」便是其中的先行者。
自2016年起,「擎朗智能」推出了首款商用服务机器人“花生”,并在2021年抓住疫情期间社交距离的需求,迅速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擎朗智能」的机器人已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
出海并非易事,尽管中国在核心技术及规模化生产上具有优势,但打造稳定的供应链并让机器人适应不同国家的市场仍是挑战。不同地区的餐饮习惯、社会经济条件及文化差异均需考虑,如日韩料理的差异会影响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此外,机器人的交互性与泛化能力需在不同场景中得到优化。
「擎朗智能」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自主研发的传感器技术、稳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以及强大的交互性和场景适应性。机器人需具备识别与判断新环境的能力,适应不同餐厅的装修风格、菜品类型和上菜方式。例如,在高尔夫球场,机器人需能自主搭乘电梯,动态规划最优路径,并灵活避开障碍物。
不同市场间的技术差异主要体现在底层技术的通用性与特定区域的适应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饮食习惯上的不同,要求机器人在提供服务时需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推动了机器人需求的增长,而人口结构的不同也影响了市场的接受度。
「擎朗智能」通过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和文化特征,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定制解决方案,确保机器人能有效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例如,通过在海底捞等大型企业部署机器人,「擎朗智能」展示了其产品的实用性和影响力,从而吸引其他企业的关注。
中国机器人出海的优势在于价格竞争力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中国机器人在服务质量与硬件设计上表现出色,能够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此外,中国企业在服务大量用户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数据,这有助于提升机器人的交互性和泛化能力。
综上所述,「擎朗智能」通过技术创新、市场适应和品牌建设,成功将服务机器人推向全球市场,展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潜力与实力。
.png)

-
2025-07-20 21:10:03
-
2025-07-20 21:09:03
-
2025-07-20 20: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