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正在深入内娱领域,引发了一系列公众反弹。从AI创作到AI角色号,这一系列事件涉及面广泛,从大明星成龙到互联网大厂产品,从短视频到电影,AI的身影无所不在。AI创作在7月成为舆论热点,成龙主演的《异人之下》因大量使用AI转换的动画画面受到批评,与之前强调的真材实料、匠人精神形成鲜明对比。AI进入专业创作领域,尤其是在电影领域,首次将AI作为正片的一部分进行售卖,但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在网文领域,AI训练补充协议引发的事件引发了更广泛的抗议和关注,AI写书的账号疑似出现在平台上,这不仅侵犯了作者的权益,也对平台的信任产生了负面影响。番茄小说平台最终回应表示没有发布过任何纯AI写作的作品,并上线了解除相关条款的功能入口,但作者们仍然表示解除条款后作品疑似遭遇限流。 AI技术在影视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幕后,如提升长篇网文的评估与改编效率,优化拍摄中的制片管理流程,辅助生成宣传物料等。在微短剧领域,AI技术主要用于幻想类题材,尽管存在面瘫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AI角色号作为一种新的剧宣方式,虽然目前影响力有限,但平台对此投入了较大的资源和宣传力度。这种模式不仅提供了粉丝福利,还尝试将剧集IP的长尾红利维持得更久,使更多内容沉淀在主站中。 AI技术的深入应用引发了关于创新与传统价值的讨论。在内娱领域,尽管AI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公众仍倾向于期待蕴含人类巧思与情感的作品,希望从中获得对人类自身及其力量的思考。技术浪潮势不可挡,但相应的法律与行业共识需要跟进,以确保AI应用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所有参与者都有益。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4459.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AI进内娱,群众不答应?
2024-08-02 16:45:04
OpenAI又陷抄袭门?
2024-07-03 16:03:13
众多作者抵抗,番茄小说的AI上岗失败
2024-08-01 19:59:11
AI会革了网文作者的“命”吗?
2024-07-19 12:44:39
在蛙蛙写作,用户每天用6.5小时来创作|对话波形智能
2024-08-17 15:40:17
为了和 AI 唱反调,Instagram 上演了一场 1200 人的行为艺术
2024-08-05 16:55:43
美国法院判决:无人工参与的 AI 创作作品不能获得版权保护
2025-03-19 18:43:47
如果 AI 必将改写网文行业,请给个写法
2024-08-07 19:59:52
番茄小说被曝要求网文作者同意将作品用于训练 AI,引发作者联合抵制
2024-07-23 00:11:48
智象未来vivago2.0(智小象AI)全球上线!六大功能开启创作“零门槛”时代
2025-06-19 11:47:25
不想被当作“花肥”的网文作者们,开始反抗AI
2024-07-25 22:50:10
创作心血变AI养料?网文作者“揭竿而起”
2024-07-30 19:30:57
网文作者抵制AI:传统岗位受冲击,才刚刚开始
2024-07-29 17:29:16
528 文章
178025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9-08 21:06:20
-
2025-09-08 21:05:04
-
2025-09-08 21: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