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学术界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AI)工具的普及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学术剽窃的新问题。科学记者Diana Kwon在Nature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探讨了这一现象,指出AI工具如ChatGPT在学术写作中展现出巨大潜力,能节省时间、提升清晰度并减少语言障碍。然而,AI生成的文本可能涉及剽窃和版权问题,尤其在学术写作中爆炸性增长的情况下,检测难度加大。文章指出,AI使用界限模糊,合法与非法使用AI的界定面临挑战。 AI工具的使用在学术界引发争议,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在某些情况下AI是可接受的,并应公开使用情况。然而,AI生成文本的隐蔽性使得剽窃行为更容易发生,且难以被发现。据2023年一项调查,68%的研究人员表示AI使剽窃变得更容易且更难被发现。AI工具的使用在学术界引发混乱,学术界迫切需要更清晰的指导方针,以明确何时使用AI是恰当的,并规定如何正确披露使用情况。 AI工具的使用在学术写作中已显著增加,尤其是生物医学领域。预印本研究估计,仅2024年上半年就有约10%的生物医学论文摘要使用了AI进行撰写,相当于每年约15万篇论文。随着AI工具的爆炸性增长,其使用“肯定会继续增加”,且“可能变得更难检测”。 面对这一趋势,学术界正努力制定更明确的政策,包括要求在撰写手稿时使用AI技术的行为完全披露,以及在方法部分记录任何AI的使用。然而,AI检测工具的准确性有限,无法可靠地区分完全由AI撰写与作者使用AI服务改进的文本,这可能导致误报,对学者声誉造成损害。随着AI工具日益融入日常应用,其在学术领域的使用界限将更加模糊,对学术诚信构成更大挑战。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4402.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遥遥领先!调查: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全球第一
2024-07-10 13:58:45
上海市新增5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2025-05-13 18:59:44
上海率先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登记“双破百”
2025-09-30 22:33:47
2024年2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网信办完成备案
2025-01-08 21:47:44
上海市新增6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2025-04-07 19:14:57
一家老牌明星AI公司,倒在大模型时代
2024-11-28 14:28:28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用户规模达 2.3 亿人,占整体人口 16.4%
2024-11-30 16:16:01
广东新增6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2025-07-17 19:31:51
Manus的国内产品Monica在京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2025-03-20 23:52:54
意大利出版全球首份“AI 报纸”,完全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撰写
2025-03-23 10:00:11
国家网信办:截至 6 月 30 日,累计有 439 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
2025-07-11 22:44:27
谷歌研究人员发论文揭示:GenAI正用虚假内容侵蚀互联网
2024-07-06 06:32:32
上海市新增1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2025-06-09 18:36:41
591 文章
281983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10-24 05:23:38
-
2025-10-24 03:21:23
-
2025-10-24 0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