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大模型在AI外呼领域的应用展现出显著的效率提升潜力,尤其是在业务拓展方面。相较于人力,AI外呼能够实现业绩翻倍甚至十倍的增长,并且成本更低。然而,尽管AI技术带来了明显的落地效果,但它并未得到市场的广泛接受。消费者普遍对AI外呼电话感到不适,难以平静接听,这反映出当前AI外呼仍存在用户体验问题。

AI外呼技术的低成本特性体现在其计费模式上。通常,AI外呼服务按时间计费,每6秒计费1分钱,且不论实际通话时长是否达到6秒。对于金融行业,费用略高,每分钟大约0.15元,而非金融行业则为每分钟0.13元。这一模式使得AI外呼成为企业服务领域中成本效益较高的选择。

AI外呼的平均效率惊人,一台机器人每天可拨打800至1200个电话,相当于3至5个人的工作量。从费用角度来看,若以每通电话60秒计算,1200个电话的费用最高可达180元,远低于人工成本。AI外呼作为典型的SaaS服务,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定制话术、对话流程、知识库和机器人训练等环节,但这些通常包含在按对话时长计费之中。

接通率是AI外呼效果的关键指标之一。尽管AI接通率与人工相当,但接通率更多取决于企业提供数据的精准度。为了提高效率,企业会准备多条线路,并根据地域匹配,如拨打北京用户时使用本地线路,以降低被拒接的风险。

然而,AI外呼的实用性受到质疑。虽然AI机器人可以进行初步筛选,但在非金融行业中,接通率在40%至60%之间,而在金融行业可能更低,仅25%至40%。对于有意向的客户,企业通常会立即安排人工跟进,以实现效率最大化。尽管AI外呼在成本控制上有优势,但实际转化效果并不理想,且面临着来自消费者的反感和投诉。

AI外呼技术的发展仍在持续,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和用户体验的讨论。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避免过度骚扰消费者,成为行业需要解决的挑战。随着技术的进步,AI外呼将更加智能化,但这也需平衡创新与伦理,确保技术发展服务于更广泛的社会福祉。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4373.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毕马威报告:中国银行业在大模型落地应用方面走在前列
2025-06-23 16:27:32
夸克发布高考志愿大模型:智能体帮你提供定制专属报告
2025-06-12 12:31:57
训练大模型烧了那么多钱,商业价值到底在哪?
2025-07-04 09:39:31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