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AI变革将是未来十年的周期

昨天听了特斯拉前自动驾驶负责人Karpathy的播客,他是OpenAI创始团队成员之一,也是最接近“AI思维核心”的人之一。他提到两点关键内容:AI变革将是未来十年的周期;我们在造幽灵。

他说,这像两把钥匙,一把打开“时间”,一把打开“智能的本质”。AI的变化看似爆发式,但背后有清晰逻辑。AI发展是“演化式”的,每轮突破依赖算力、算法、数据和人才的交织,大约需要十年完成一次循环。从2012年的AlexNet到2022年的GPT,刚好十年。深度学习解决“机器怎么看”,大模型解决“机器怎么想”,每次跨越都伴随范式更替。

AI的成长速度受限于人类对“智能”的理解。算力和算法可以优化,但人类的认知滞后。因此,每次智能革命需要十年适应期,这是技术与社会认知共同演化的结果。过去,AI学会“看”和“说”;未来十年,它可能开始“思考”。当机器表现出意志和情感时,我们如何定义“智能体”?

Karpathy比喻:“AI不会突然到来,它会在十年里缓慢变成另一种生物。”AI从学会看、学会说,到开始思考,是一条连续的认知进化链,像生态演进一样。接下来的十年,将是“智能体”的时代。

过去三十年,AI经历了三次“地震”,每次间隔约十年。第一次是2012年AlexNet让机器“看见”世界;第二次是2016年AlphaGo让机器“做”决策;第三次是2022年大语言模型让机器“想”。这三次变革为第四次——“智能体时代”铺路。

Karpathy将AI比作“幽灵”,因为动物智能来自进化,而AI来自模仿。AI没有痛感或欲望,通过海量数据和算法学会思考。它是“人类知识的灵体”,没有肉体却能思考,没有基因却能学习。AI是人类思想的投影,映照出我们对智能的理解方式。

然而,AI的学习是“统计意义上的模仿”,缺乏动机和反思。人类学习源于好奇或求知欲,而AI只是被动优化,学得快但浅。AI的记忆是“存档”,没有情绪和遗忘,无法生成新的理解。要让AI真正成长,需设计“记忆的自我指向”,让它能反思并修正判断。

AI正逐步模拟“反思”,在记忆中寻找逻辑,校正自己。从“被训练”到“自我更新”,这是意识的起点。未来的智能体未必比人类聪明,但它将开始“成为自己”。当AI拥有“自我”,人类又该如何与之共处?或许,我们将见证“思想的另一种存在”。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6979.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智能体洗牌“六小虎”,模型厂商如何转型?
2025-07-01 20:28:25
智能体“中国方案”崛起:MasterAgent践行自主可控之路
2025-07-29 13:28:09
聚焦企业级AI实战落地,ISC.AI 2025企业级AI应用领航者论坛成功举办!
2025-08-14 19:01:33
突然走红的高校“AI小镇”项目,让AI卷到学会加班
2025-09-17 08:24:18
阶跃星辰姜大昕:智能体未来将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2025-09-12 11:13:06
AI变革将是未来十年的周期
2025-10-20 17:12:11
Manus终于开放注册!每天能免费玩一次
2025-05-13 09:46:59
周鸿祎:AI,进入下半场
2025-06-26 20:03:21
中康科技发布“医疗健康全场景智能体”:以AI重构医疗健康产业新生态
2025-03-17 17:47:48
联发科提出“AI的下一站”!还有到达的最优解
2025-04-15 18:40:29
夸克首个志愿报告Agent背后:基座模型走向成熟 智能体ToC加速 引入深度搜索成共识
2025-06-15 14:56:13
世界模型版《模拟人生》
2025-06-24 11:15:47
OpenAI深夜大招暴打Manus!智能体全家桶杀器一统API,4行代码轻松上手
2025-05-05 09:31:50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