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社交,才是AI视频ToC的终局
Sora2热度下降后,国内大厂却悄然布局。原因简单:低成本传播与丰富语料加速模型迭代。但其核心并非技术本身,而是人际关系的升级。过去的技术浪潮都在改写“人与人”的关系,移动互联网如此,短视频亦然。因此,我认为ToC的最大应用是社交,甚至可以说,社交才是ToC的终局。
一
回顾2010年,移动互联网崛起时,大家都在问:智能手机能做什么?有人押注内容、工具、搜索,但最终赢家是“聊天”。Kik创始人Ted Livingston曾说:“消息是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他提出一个本质问题:当每个人都随身带着联网设备时,最想做的就是与他人保持联系。这成为硅谷共识。
在中国,张小龙用微信实践了这一理念,强调“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社交”。微信不仅是一个App,更是一种关系重组机制,朋友圈、群聊等功能强化了关系流动。它将“在线”变成“在场”,把“消息”转化为“关系”,让社交嵌入用户行为逻辑。后来,社交电商、游戏、内容等成功产品本质上都是社交产品。
二
到2016年,移动互联网从“连接”转向“分发”。今日头条以算法改写信息流,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崛起,内容取代关系链成为前台主角。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短视频用户渗透率达88.8%。
此阶段有三大关键转折:
1. 主语变了:从“人”到“内容”,算法推荐决定互动。
2. 情绪货币化:点赞、停留等行为被精算,情绪成流通货币。
3. 关系轻量化:陌生人微弱互动被规模化复制,社交从熟人密集转向陌生人大规模稀薄。
内容成为社交外壳,算法成为新的“关系分配器”。我们从直接对话,变为通过内容互动看见彼此。
三
未来,AI视频将愈发重要,其核心是“存在”。过去身份由社会关系决定,现在可由算力重新组合。Sora2让“表达”不再依赖真实想法,而是生成新自我。身份从固定结果变为可改变能力,存在从物理世界搬至算力世界。
AI视频还能格式化情绪,将其变为可计算资源。AI能记住你的话、分析语气、预测行为,帮你运营关系,甚至代发信息。未来社交可能自动进行,AI在后台维持你的存在感。
这是社交的又一次升级:第一次,微信让我们随时联系;第二次,抖音用内容连接我们;第三次,AI让算法理解我们。从此,社交是“我和系统”的事,系统再连接我和世界。
社交本质是寻找“被理解”。过去靠语言、眼神、时间确认彼此,现在靠模型、数据、算力延续自己。AI让“存在”超越生命本身,社交边界首次突破生命限制。
AI视频争夺的是“存在”的份额,出现成了资源,存在成了规模。或许,这就是AI视频的意义所在。
.png)

-
2025-10-16 23:02:56
-
2025-10-16 23:02:44
-
2025-10-16 22: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