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对话Kimi付强:模型应与人类共同演化,追逐AGI需突破传统思维
在今年AI创造者嘉年华上,硅星人创始人骆轶航与月之暗面(Kimi)技术副总裁付强围绕Kimi的K2模型及其对AGI的探索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预训练为何重要?
骆轶航提到,Kimi从去年开始重新聚焦预训练,直到今年6月发布K2,引发了开源社区的高度关注。付强解释,尽管K2采用了DeepSeekV3架构,但这是基于效率和资源重用的考量,并非盲目追求创新。架构相似并不意味着能力相同,K2在超参数、专家数量等方面做了优化,尤其是在数据集和训练方法上独具特色。付强强调,预训练的关键在于“学得深”,而非单纯增加训练次数或数据量。团队通过提升Token Efficiency(Token使用效率),挖掘有限语料中的深层信息,为模型赋予更强的泛化能力。
开源的意义何在?
谈及开源,付强表示,Kimi选择开源是为了借助社区的力量加速进化。他比喻道:“我们希望始终比社区快半步。”开源不仅让开发者验证模型性能,还能激发更多应用场景,反过来推动模型迭代。相比闭源公司依赖工程化手段快速满足需求,开源更注重开放性和可验证性,这也是通向AGI的必经之路。
Agent与模型的关系
对于近期热议的Agent,付强认为,第三方Agent如同赛车手,而模型则是赛车。赛车手虽能调优,但无法超越赛车本身的性能极限。真正的AGI需要模型在构建时端到端考虑应用场景,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外部工具。付强指出,好的Agent应像K2一样,原生具备强大的能力,而非依赖后期Fine-tune。
Coding:智能的客观标尺
付强特别强调Coding的重要性,认为它是衡量模型智能的客观标准。相比于情绪价值,代码能否跑通提供了明确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模型快速迭代。此外,擅长Coding的模型通常也具备逻辑清晰的表达能力,而反之则未必成立。因此,Coding成为Kimi发力的核心领域之一。
模型与人类共同演化
最后,付强提出,模型不应被当作“宠物”圈养,而是要与人类共同演化。未来,模型将通过感知世界、使用工具、自我实验等方式不断进化,最终迈向AGI。这一过程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价值观的体现——让模型拥有自主学习和探索未知的能力,才是通往真正智能的方向。
.png)

-
2025-10-04 13:02:06
-
2025-10-04 13:01:27
-
2025-10-04 13: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