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SEO已死,GEO当立?AI已是流量新守门人
今年7月,Cloudflare宣布默认阻止AI爬虫,超100万网站启用此功能。原因很简单:AI爬虫抓取内容后,直接在应用中回答用户问题,原网站几乎得不到流量。与此同时,品牌方却在努力“投喂”AI,希望被优先推荐。这种矛盾反映了AI作为信息守门人带来的全新挑战。
学术圈也有类似案例。日经记者曝光,有17篇arXiv论文通过隐藏指令试图“hack”审稿AI系统,影响同行评议结果。这表明,当AI成为信息中介时,所有人都在试图影响它的判断。
在此背景下,GEO(生成式引擎优化)应运而生。2025年8月,OpenAI宣布ChatGPT周活用户达7亿,30%的消费者在购物决策中使用AI辅助。传统SEO规则已无法满足需求,GEO成为品牌争夺AI流量的关键战场。
谁在帮品牌“调教”AI
一批公司正探索如何影响AI对品牌的认知:
- Profound:提供多语言、多引擎监控服务,核心功能包括“答案引擎洞察”和“对话浏览器”。其客户Ramp通过优化内容策略,AI可见度从3.2%跃升至22.2%。
- AthenaHQ:由前Google产品经理创立,创新推出“行动中心”,将品牌信息缺失自动转化为可执行任务。
- Goodie AI:将GEO包装为“AEO”(答案引擎优化),主打易用性,提供教程和内容编写工具。
- Otterly.AI: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轻量级品牌提及监控,价格亲民。
- Scrunch AI:专注检测AI回答中的错误信息,帮助品牌规避声誉风险。
另一些公司选择用AI对抗AI。例如Relixir和Byword.ai通过模拟潜在问题自动生成内容,提升品牌在AI回答中的权重。
传统SEO工具的应对
传统SEO巨头也在调整策略:
- Semrush:在现有套餐中加入GEO功能。
- Ahrefs:虽未推出专门工具,但其反向链接分析等功能仍是GEO策略的重要基石。
- HubSpot:推出“AI Search Grader”,评估内容语义相关性。
数据里的真相
Similarweb数据显示,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1000个网站的传统搜索流量下降6.7%,而ChatGPT带来的推荐流量增长显著。新闻网站的AI推荐流量更是在一年内增长25倍。
用户行为也在变化,复杂对话式查询取代了简单关键词搜索。自由职业平台如Fiverr和Upwork流量下滑,说明AI正在重塑数字服务生态。
流量规则的重写
Cloudflare推出的“Pay Per Crawl”模式,允许AI公司付费获取内容。Reddit与Google签署6000万美元协议,Stack Overflow也在谈判类似合作。这种模式可能推动内容经济从广告变现转向数据授权收费,但也加剧了马太效应。
GEO不仅是SEO的升级版,更是内容与AI关系的重新定义。小品牌可通过巧妙策略在AI推荐中击败大品牌,但规则仍在快速变化。
未来趋势包括:AI平台建立“可信源”评级体系,付费推荐成常态,垂直领域AI兴起。品牌需从优化结构化数据、创建AI友好的FAQ内容开始,逐步适应新规则。
GEO的本质不是hack系统,而是理解并适应它。正如SEO的核心是创造用户价值,GEO的关键在于创造AI能准确传达的内容。在这场AI主导的信息分发革命中,不被引用的品牌将真正消失。
.png)

-
2025-10-02 12:11:32
-
2025-10-02 12:10:45
-
2025-10-02 12: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