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把我的第一次日本旅行,完全交给AI是什么体验?
临近十一假期,还有人在临阵磨枪做攻略吗?虽然不建议这样做,但我尝试了一次极限实验——全程依赖AI规划日本行程,看看效果如何。
我选择了一款名为“AI旅行助手”的App,它不仅能生成旅行攻略,还能预订餐厅和酒店。自2023年大模型兴起以来,AI旅行一直是热门场景,但真正成功的应用却不多。这次体验让我发现,AI在旅行中有潜力,但离“完美地陪”还有差距。
AI生成攻略:图文并茂,但细节不足
使用AI生成攻略的过程简单高效。它通过选择题形式快速了解我的需求,并生成一份详尽的行程,包括每日规划、餐饮推荐、预算分配等。攻略排版精美,图片丰富,信息具体到时间段和人均价格,甚至安排了夜间文化体验。然而,这份攻略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尽管它提供了框架,但添加个性化需求(如桌游店打卡)仍需手动调整,且AI对某些细节(如语言环境、活动日期)的处理不如传统App高效。此外,AI直接给出的结果缺乏“人味儿”,让我难以完全信任。
实地体验:语言翻译有短板,代订功能亮点突出
带着AI攻略,我开始了东京之行。原本期待无缝的语言体验,但实时翻译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递手机让对方讲话的交互方式既笨拙又慢,容易错失关键信息。相比之下,AI的“代打电话预订餐厅”功能非常实用。日本许多餐厅需要预约,而语言障碍常让人头疼。AI用日语直接与餐厅沟通,不仅帮我省去麻烦,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预约。
不过,AI翻译菜单的功能稍显鸡肋。拍照生成新UI界面的速度较慢,不如直接拍照翻译快捷,反而增加了社交尴尬。未来,这类功能需更注重实时性,才能真正实现“无缝”体验。
AI旅行的下一步:从虚拟到现实行动
此次旅行让我意识到,AI生成的攻略虽好,但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规划过程。我们习惯通过搜索和比较建立个人语境,而AI直接抛出的“标准答案”往往缺少这种信任感。然而,AI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语言障碍下的餐厅预订。它跨越了数字信息与物理行动之间的鸿沟,展现了独特的优势。
这款App由马蜂窝开发,他们还在探索更多功能,如AI酒店砍价、攻略转播客等。这些尝试方向正确:AI的意义不仅是生成计划,更要帮助旅行者将想法落地为行动。
总结来说,AI旅行助手虽不完美,但它让“不做攻略出门”成为可能,代表了旅行的未来方向。
.png)

-
2025-10-02 00:56:00
-
2025-10-01 23:53:49
-
2025-10-01 20:5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