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I小应用无处不在,行业发展面临大困局
正文:
近期,AI领域的创新似乎陷入瓶颈,许多新技术和理念未能达到预期。然而,在参与几次AI落地实践的交流后,我对AI的态度转为乐观:AI已悄然渗透到各行各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简单AI能力破解数字化难题
什么是真正的AI系统?有人认为只有大语言模型、自动驾驶等高端技术才算AI,而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成熟技术不值一提。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将传统电算化系统包装成AI应用,实则并无实质进步。
这两种观点都有问题:前者将AI狭隘化,抑制了普通用户的使用;后者过度泛化,引发反感。AI并非高不可攀的神器,而是人人可用的工具。它能在具体场景中提升效率,让使用者感受到技术的价值。
如今,AI已能听、说、看、写、交流,这正是AI时代的标志。例如,语音识别可将会议内容自动转录,图像识别能减轻一线人员的数据录入负担。这些看似简单的应用最能体现价值,也最容易推广。
通用AI助力规模化知识管理
自ChatGPT问世以来,大语言模型成为AI发展的热门方向。然而,从去年开始,这一领域的发展势头有所减缓,错误频出引发质疑。尽管如此,现有技术已在知识工程化、信息检索等方面取得进展。
企业通过调用大模型能力,构建智能知识中台,帮助员工快速查询文档;教育机构借助AI辅助教师备课;面向客户的平台则提供自服务支持,引导用户解决问题。这些项目解决了实际问题,收获了广泛好评。
AI喧嚣背后的困局与出路
尽管AI应用遍地开花,但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
首先,AI应用缺乏规模效益。前端数据处理可以标准化,但后端系统多需定制化开发,导致供应商陷入项目制困境。其次,使用者对成本敏感,期望免费或低成本使用。一旦供应商开始收费,用户可能流失。最后,行业对未来发展方向存在分歧,资源分散可能导致“共输”局面。
然而,AI在润物细无声中提升了社会的数字化水平,改善了工作与生活。个人和组织在这一进程中不断进化,这何尝不是更高层面的“共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作者:开心爹)
.png)

-
2025-09-24 22:52:38
-
2025-09-24 22:51:32
-
2025-09-24 2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