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机器人北京上学记

在北京,人形机器人正通过沉浸式实验学习诸如开冰箱、倒茶等贴近人类习惯的操作。这些训练发生在多个场景中,包括写字楼里的机械臂重复叠衣服动作,石景山的“九年一贯制”训练区和北京亦庄1:1复刻的生活与商业空间。

8月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地图”展示了北京亦庄正在进行的社会实验计划的一部分。高质量数据是具身智能的核心,依赖大量人力进行采集,由数千名数据采集员完成。行业共识认为,数据的质量和使用效率决定了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能力。

千寻智能等企业将整层空间改造成数据工厂,基础动作由采集员演示,复杂任务则通过VR设备远程控制。随着技术进步,训练效率大幅提升,从最初的六七百条数据减少到不足百条即可学会新技能。这种自采、自控体系成为融资亮点,吸引了京东、小米等资本支持,并开放真实场景供测试。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厨房、客厅等为舞台,让机器人学习自然且准确的动作。例如,整理冰箱被细化成开门、识别、抓取等多个步骤,确保模型具备泛化能力。同时,针对不同行业的定制化需求,形成独特的“数据配方”,增强落地性。

北京亦庄推出激励政策,如“数据券”补贴机制,鼓励共建公共数据生态。星海图科技发布了国内首个开放场景真机数据集,推动统一标准与开发者生态建设。此外,“机器人学校”也已建成,承担培训及认证功能,探索职业教育体系。

尽管如此,具身智能仍高度依赖人力,数据采集员需反复录入动作,审核师处理海量信息,而算法工程师负责最终调参优化。为了提高效率,一些数据中心引入了远程采集系统,使得三四线城市甚至海外人员也能参与其中。

关于数据采集方式,业界存在分歧:一方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积累经验;另一方则倾向于利用合成数据降低成本并加速迭代。银河通用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在少量真实数据辅助下快速掌握多种操作。无论哪种路径,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平衡点。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5604.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外卖大战尴尬收场,但巨头们仍在“窘境”中竞争AI
2025-08-01 23:09:26
一文看尽世界机器人大会,不用去现场人挤人了
2025-08-10 17:48:21
WRC 观察丨VLA 能带来融资,但不能带来收入
2025-08-14 20:04:27
WAIC2024财经下午茶 | 对于AI的发展,短期需耐心,长期应乐观
2025-07-28 13:15:19
老黄刚投的具身智能公司:三个华人创办
2025-09-21 10:42:12
“类比移动互联网,AI正处于2011年前后的拐点”
2025-09-15 14:56:42
泡沫狂欢,还是人机共存的黎明前夜?
2025-07-16 11:01:2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 百余款首发首秀 规模创历届之最
2025-07-26 08:35:11
WAIC 2025现场直击:看云深处科技如何将具身智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025-08-01 09:02:49
戴盟机器人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招商局创投领投
2025-08-12 11:16:31
具身智能最先跑出的“杀手级产品”,或许是陪伴机器人
2025-07-24 21:13:26
哈工大深圳孵化的具身智能公司“若愚科技”拿下亿元级融资,东方精工领投
2025-08-25 23:35:18
别放过机器狗,但要在巨人阴影下进攻
2025-07-24 20:12:51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