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详解标识新规:如何给AI内容强制上“户口”
当互联网被AI生成的虚假信息充斥,我们逐渐丧失对真实的判断力。为应对这一问题,《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法规要求所有AI生成的内容必须添加标识,让人们能一眼分辨内容来源是人类还是AI。
显式标识
显式标识直观易懂,需在内容中明确标注“AI生成”。例如,文本需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标注“AI生成”;图片需在边角添加文字标识,字体高度不低于图片最短边的5%;音频可通过语音声明或特殊节奏音提示;视频则需在画面边角显示标识,持续时间不少于2秒。此外,AI应用的交互界面也需持续显示提示文字。
值得注意的是,《标识办法》允许特定用户申请未添加显式标识的内容,但服务提供者需留存用户信息和日志至少六个月,以便追溯责任。这为专业创作提供了便利,但公开传播时仍需标注。
隐式标识
隐式标识则是为机器和监管服务的,隐藏在文件元数据中,包含是否为AI生成、生成方及唯一编号等信息。虽然数字水印非强制,但鼓励添加以增强溯源能力。这些隐形标识不影响观看体验,却能在必要时追溯源头。
影响与应对
对于AI工具提供方,标注标识成为产品功能的必备部分,需通过用户协议明确标识义务。对于创作者,只要内容包含AI生成部分,无论占比多少,均需声明并标注。仅使用AI润色文字的情况一般无需标注,但若涉及实质性改写或生成内容,则必须遵守规则。
新规旨在减少虚假信息传播,保护真实创作。将AI纳入制度管理,不仅提升了内容可信度,也让人类创作的价值更加凸显。未来属于敢于签上自己名字的作品。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4613.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AI 生成内容泛滥,美国最大作家组织推出“人类创作”书籍认证
2025-01-30 20:37:01
西藏地震有人不当利用AI生成灾害场景 抖音:严格处罚!
2025-01-11 00:27:45
微信:AI生成合成公众号、视频号需主动声明
2025-08-31 13:01:52
AI正污染我们的世界
2024-09-12 13:49:32
美国老牌小报《芝加哥太阳报》闹乌龙,专栏刊登大量 AI 生成虚假内容
2025-05-21 17:10:26
判断AI生成内容的7个方法
2024-11-13 15:42:25
百度何俊杰:百度搜索AI生成内容占比达11%
2024-05-30 13:00:34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公布 9月1日起施行
2025-03-14 17:30:29
AI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 记者实测来了
2025-09-02 22:40:44
一夜间,我的互联网被「伪人老奶奶」填满了
2025-04-18 17:17:34
YouTube 将更新政策,打击 AI 批量生成低质内容牟利行为
2025-07-10 16:24:36
谷歌 Veo 视频生成模型走红后,国外网友开始上传“人扮 AI”内容博取关注
2025-05-31 21:10:27
AI 生成内容必须“亮明身份”,《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起施行
2025-08-31 19:03:40
490 文章
170018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9-03 23:55:07
-
2025-09-03 23:54:10
-
2025-09-03 2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