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计算群星闪耀时
“没有高性能计算,就没有大模型。”2023年7月,清华韩旭在一次交流中这样说道。随着大模型的崛起,高性能计算(HPC)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从系统软件优化到芯片与模型之间的中间层设计,HPC研究员的身影无处不在。
中国的HPC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研超级计算机、转向外部采购工作站研究可扩展软件系统,再到用自研处理器构建超级计算机。上世纪九十年代,清华高性能计算研究所率先采用集群系统,打破美日垄断。此后,清华团队不仅在HPC领域持续深耕,还将其技术应用于存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郑纬民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从早期参与研制银河超级计算机,到后来提出社区共享云存储思路,他带领团队攻克了大规模存储区域网络(SAN)的技术难题,并开发了国内首个云计算平台“清华云”。他的学生遍布学术界与工业界,包括华为海思首席科学家廖恒、网易有道CEO周枫等。
近年来,大模型成为HPC的新应用负载。翟季冬团队转向AI系统软件优化,提出了FastMoE和SmartMoE框架;武永卫团队则通过Mooncake和KTransformers实现了推理效率的显著提升。这些成果展示了HPC在AI时代的巨大潜力。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国产芯片崛起的同时,软硬件生态尚未完善,如何释放底层算力仍是关键问题。章明星认为,未来软硬协同设计趋势将更加明显,稀疏大模型和强化学习驱动的推理性能优化将成为重点方向。
尽管如此,HPC的研究本质从未改变:追求更快、更极致的计算性能。正如郑纬民所言,“培养了一群优秀的年轻人”是他最大的成就。而在这条求新的漫漫长路上,仍需一代代技术理想主义者并肩前行。
应用没有终点,计算也没有终点。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3925.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对话中国信通院魏凯:AI下半场,大模型要少说话,多做事
2025-07-01 08:51:07
DeepSeek新大招曝光:下一步智能体
2025-09-05 10:15:28
马斯克Grok-4碾压所有大模型!“比所有博士聪明”,AIME25拿满分
2025-07-10 16:23:20
中国信通院开展面向大模型的全栈国产软硬件系统适配测试工作
2025-07-23 16:55:22
大模型“记性差一点”反而更聪明!金鱼损失随机剔除token,让AI不再死记硬背
2025-09-03 17:49:26
大模型低调出展,机器人各出奇招
2025-07-26 22:49:04
独家|阶跃星辰正进行新一轮融资 金额超5亿美元
2025-07-25 22:31:59
一只猫就能让最强AI 答错题,Deepseek 也翻车,猫怎么成了大模型“天敌”?
2025-07-07 21:39:02
硅基流动入驻阿里云云市场,核心 API 服务将全面接入百炼平台
2025-06-19 09:45:52
OpenAI的命门,决定了大模型公司的未来
2025-09-03 14:48:12
Scaling Law再遭质疑:“退化式AI”竟成终局?
2025-08-04 21:03:25
当AI智能体走进诊室,大模型如何颠覆医疗?
2025-07-30 13:48:25
OpenAI:智谱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是大模型领域的新锐代表
2025-06-30 19:46:02
472 文章
160003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9-06 23:39:46
-
2025-09-06 22:39:24
-
2025-09-06 21: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