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还没进入AI时代?
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变革的节点:人工智能(AI)已崭露头角,但与之匹配的新“端”(如智能眼镜、耳机等)尚未普及。过去30年经历了PC互联网(1995-2009)和移动互联网(2010-2020)两个时代,命名方式均以“端”为核心,如同考古学用生产工具定义石器或铁器时代。未来千年后,人们挖掘出的可能是电脑和手机,而非无形的互联网技术。
虽然ChatGPT等AI应用已经出现,但它们仍依赖于旧端(电脑和手机)。尽管Meta探索了智能眼镜,字节跳动尝试了智能耳机,出门问问也曾推出智能手表,但这些设备尚未成为主流。因此,我认为新的端的普及才是进入AI时代的标志,而目前我们还未真正迈入这一阶段。
Chat:AI时代的新体裁
Chat是AI时代的内容形式,类似于长视频、图文或短视频在其他时代的地位。与即时通信不同,Chat背后有大模型技术支持,使其能够规模化发展。正如微博曾推动移动互联网的普及,ChatGPT可能成为AI时代的标志性产品。它虽起源于旧端,但会促使新端(如手表和耳机)的崛起。手表因其贴近身体且异物感低,或许是最适合的新型端。
体裁决定商业模式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体裁:PC互联网时代的博客、BBS,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短视频和直播,而AI时代的体裁则是Chat。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掉队的原因在于未能适应移动端的内容体裁,启示我们新时代需要参与内容创作,而非仅做信息分发。Chat作为最自然语言的形式,潜在用户规模最大,适合高频、低决策需求的服务,例如语音购物或推荐商品。
豆包:AI时代的微信?
豆包的形态已接近微信,未来可能集虚拟人和真人于一体,成为通讯录的核心。AI时代的创作者将不再是直接生产内容的人,而是设定和调试智能体的人。小说家或可通过定义角色,成为Chat体裁中最耀眼的创作者。
总之,AI时代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突破,还需要新端和新体裁的共同推动。
.png)

-
2025-08-19 22:06:32
-
2025-08-19 22:06:01
-
2025-08-19 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