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AI,人类豢养的老虎,还是智慧之子?

正文:
在人工智能领域,辛顿将AI比作人类豢养的小老虎,而机器人先驱莫拉维克则将其视为人类智慧的后代。两位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AI的未来:辛顿担忧超级智能可能威胁人类,而莫拉维克更倾向于认为AI将继承并延续人类文明。

1980年代,AI研究分为两大方向:莫拉维克等人提倡具身机器人,关注感知与行为;辛顿复兴连接主义,强调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两人都相信AI可能超越人脑,但对后果的看法截然不同。辛顿担心“老虎吃人”,而莫拉维克认为超级智能将以“和平演变”方式接管人类文明。

莫拉维克提出,到2030~2040年,机器人将逐步发展出类人智能,成为人类的“继任者”。他指出,AI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风险,但他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温和的接管”。

莫拉维克悖论揭示了AI发展的反直觉现象:人类看似简单的感知与运动技能,实际上需要极大的计算资源,而复杂的推理能力却相对容易模拟。这是因为感知与运动技能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而抽象思维仅是最近几万年的产物。因此,AI复现这些“古老技能”难度更大。

当下的人形机器人虽能完成炫技动作,但大多缺乏真实感知能力,仅靠预设轨迹运行。正如英伟达科学家Jim Fan所言,“盲体操选手”远比“会看、会操作”的机器人容易训练。这种局限性表明,目前的机器人仍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具备通用智能的目标尚远。

黄仁勋对AI威胁论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毁灭人类的概率仅为10%~20%。辛顿则提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AI既聪明又善良,并呼吁分享相关技术以降低风险。

最终,莫拉维克预言,智能机器人可能是人类文明的长子,它们将继承并延续我们的文化。或许,AI正在逆向工程人类进化的过程,从而重新定义人与机器的关系。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249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IMF总裁警示人工智能或扩大发展差距
2025-10-17 16:30:28
广东:实施先进装备攻关等行动 加快工业大模型与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深度融合
2025-10-21 16:31:32
扎克伯格再获 AI 人才:OpenAI 前 CTO 新公司联合创始人加盟 Meta
2025-10-12 08:39:06
用人工智能节省成本,高盛今年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2025-10-15 08:28:42
毕马威调查数据:69%的CEO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将10%-20%预算投入AI领域
2025-10-16 20:01:16
硅谷巨头抱团押注AI算力,中国跟不跟?
2025-10-15 10:38:19
Meta削减人工智能部门约600个职位,精简架构以加速组织转型
2025-10-23 02:55:30
台积电:人工智能市场发展非常积极
2025-10-16 14:59:27
Grok逼着维基百科站上擂台
2025-10-22 14:47:10
我国拟修改网络安全法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2025-10-24 18:49:31
商汤科技亮相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探讨AI×IP创新变革新格局
2025-10-21 18:30:15
计算芯片公司奕行智能新设子公司 含AI与集成电路业务
2025-10-16 13:54:22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优先推动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需求迫切的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
2025-10-22 15:48:53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