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AI,人类豢养的老虎,还是智慧之子?

正文:
在人工智能领域,辛顿将AI比作人类豢养的小老虎,而机器人先驱莫拉维克则将其视为人类智慧的后代。两位学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AI的未来:辛顿担忧超级智能可能威胁人类,而莫拉维克更倾向于认为AI将继承并延续人类文明。

1980年代,AI研究分为两大方向:莫拉维克等人提倡具身机器人,关注感知与行为;辛顿复兴连接主义,强调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两人都相信AI可能超越人脑,但对后果的看法截然不同。辛顿担心“老虎吃人”,而莫拉维克认为超级智能将以“和平演变”方式接管人类文明。

莫拉维克提出,到2030~2040年,机器人将逐步发展出类人智能,成为人类的“继任者”。他指出,AI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风险,但他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温和的接管”。

莫拉维克悖论揭示了AI发展的反直觉现象:人类看似简单的感知与运动技能,实际上需要极大的计算资源,而复杂的推理能力却相对容易模拟。这是因为感知与运动技能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而抽象思维仅是最近几万年的产物。因此,AI复现这些“古老技能”难度更大。

当下的人形机器人虽能完成炫技动作,但大多缺乏真实感知能力,仅靠预设轨迹运行。正如英伟达科学家Jim Fan所言,“盲体操选手”远比“会看、会操作”的机器人容易训练。这种局限性表明,目前的机器人仍处于初级阶段,距离具备通用智能的目标尚远。

黄仁勋对AI威胁论持乐观态度,认为其毁灭人类的概率仅为10%~20%。辛顿则提出,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让AI既聪明又善良,并呼吁分享相关技术以降低风险。

最终,莫拉维克预言,智能机器人可能是人类文明的长子,它们将继承并延续我们的文化。或许,AI正在逆向工程人类进化的过程,从而重新定义人与机器的关系。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2498.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 384 超节点:业界最大规模 384 卡高速总线互联
2025-07-26 16:43:24
黄仁勋用中文致辞 共提到12家中国科技公司
2025-07-16 16:06:57
“学习强国”首款政务一体机发布
2025-07-26 19:46:32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2025-07-26 13:41:13
第一次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AI和机器人主导战场了吗?
2025-07-16 08:57:15
知名AI初创公司Anthropic扬言:Meta“天价招聘”奈何不了我
2025-07-21 17:23:59
数学之问 | 丘成桐给AI出题,一场智能时代的认知重构即将开启
2025-07-25 13:25:38
消息称 Meta 超级智能实验室已招募 44 人:一半来自中国,40% 曾在 OpenAI 任职
2025-07-20 17:06:49
国家知识产权局胡文辉:将进一步探索AI在专利审查中的应用
2025-07-17 11:21:58
特朗普自曝:曾考虑拆分英伟达 但发现没那么容易实现
2025-07-24 10:07:01
上交所举办上海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企业座谈会
2025-07-23 17:56:45
天津市人工智能(AI+信创)创新生态联盟成立
2025-07-15 13:43:40
人工智能“焕新社区” 开源平台发布 已汇聚行业垂类模型244个
2025-07-27 08:52:09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