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无悖论中欧第二期
许多企业创始人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实现“降本增效”,但AI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一场管理思维的系统性变革。若缺乏清晰的战略定位、组织诊断和基础设施准备,AI可能扰乱原有秩序,而非带来预期成果。真正实现“AI原生”企业管理,需要从数据结构、组织流程到价值体系的全面重塑。如果仅将AI视为“裁员工具”,它带来的可能是混乱,而非助力。
在《虎嗅·AI无悖论》节目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韩践与易路人力资源科技董事长王天扬探讨了AI对企业管理的冲击与机遇。他们指出,AI正在从个体提效扩展到组织架构优化,推动管理模式转型。例如,AI已广泛应用于会议纪要生成、招聘流程优化等场景,显著提升效率。同时,越来越多企业设立首席AI官(CAIO),以统筹AI战略并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风险。
AI的发展必然伴随岗位结构调整。部分重复性工作被取代的同时,也会催生新职能和角色。企业需警惕“扁平化”的误读,确保中层管理在文化传承、战略落地中的重要作用。AI并非裁员的直接原因,而是加速了去中介化的趋势。管理者应思考如何通过流程重塑解放生产力,而非单纯削减人力成本。
AI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透明化使传统指令式管理失效,管理者需探索新的权威构建方式。此外,影子AI(员工私自使用外部工具)可能引发安全风险,企业需通过内部平台建设与权限管理降低隐患。激励员工拥抱AI的关键在于明确其辅助性质,帮助员工从低价值工作中解脱,专注于高阶任务。
中小企业也可借AI实现弯道超车,但核心竞争力仍在于市场洞察与运营效率。AI提供了知识与技术平权的机会,低成本获取专业能力成为可能。未来,碳基人与硅基人将协同共生,企业需为AI分配职责并设定绩效目标,同时保留人类决策权,确保AI运行在伦理与合规框架内。
总之,AI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企业需以开放心态拥抱变革,在战略主航道上善用技术赋能自身发展。
.png)

-
2025-07-26 09:35:50
-
2025-07-26 08:36:03
-
2025-07-26 08: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