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特斯拉、英伟达机器人背后的“卖水人”

“具身智能,还处于乱世。”赛源创始人殷鹏如此形容当前的行业现状。赛源是特斯拉、英伟达等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合作商之一,位于珠三角——全球机器人供应链的核心地带。这里的公司被视为巨头背后的“卖水人”,为机器人提供关键训练数据。与过去“卖水人”多为硬件制造商不同,AI时代下,数据类“卖水人”正在崛起。赛源专注于提供机器人与物理世界交互的真实数据,客户包括英伟达、特斯拉、OpenAI,以及谷歌和李飞飞实验室。

2025年,特斯拉被曝暂停人形机器人研发,调整设计,核心问题仍是数据不足。这对赛源这样的数据提供商来说是个机会。“机器人是引擎,数据是石油。没油,发动机运不了。”殷鹏强调,真实物理交互数据正成为具身智能的核心驱动力。

殷鹏不仅是赛源CEO,还是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曾师从SLAM领域的传奇人物Ji Zhang,并深度参与NASA和DARPA项目。他将学术背景与产业需求结合,创立赛源,希望推动具身智能的发展。他坦言,学术资源已无法满足他对数据的需求,只有深入业界才能获得快速反馈。

Transformer架构的出现为人形机器人带来了质的飞跃。它通过大规模数据训练,提升了机器人的空间理解、泛化能力和多模态处理能力。特斯拉率先将这一架构应用于自动驾驶,验证了其在真实场景中的潜力,启发了谷歌、OpenAI等公司的人形机器人研究。

目前,全球机器人模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整合视觉、语言与操作的世界模型,如李飞飞实验室的Open VRA1.0;另一类是分层混合架构模型,如Figure.AI。前者适合特定场景,但泛化能力弱;后者分工明确,适用于复杂环境。中国与美国在机器人技术上的差异,则体现在硬件与模型开发的侧重点上。中国凭借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擅长硬件迭代,而美国更注重模型突破。

创业之初,殷鹏得到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和高秉强的支持,前者建议利用大湾区资源,后者则强调海外市场的潜力。赛源的第一笔投资来自高秉强,他认为当下是切入具身智能领域的最佳时机。

赛源专注于真实场景数据采集,而非仿真数据。通过与工厂合作,他们已积累了十万小时的数据,目标是达到百万小时量级。这种真实数据能显著提升模型训练效果,尽管采集效率较低,但质量更高。

从学者到CEO的转型并不容易,殷鹏坦言自己经历了从“钉子”到“梳子”的思维转变。创业需要兼顾全局,同时在每个环节深入推进,这对时间管理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此外,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也是一大挑战。

殷鹏深受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影响,认为只有拆解复杂问题,找到本质,才能实现突破。他每天坚持冥想半小时,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的方向感。

未来,随着更多公司涌入数据赛道,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但殷鹏坚信,数据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赛源必须义无反顾地往前走。“伟大的事情无法被计划,但我们认可了方向,就只能全力以赴。”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1262.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月之暗面 Kimi 开放平台将启动 Context Caching 内测:提供预设内容 QA Bot、固定文档集合查询
2024-06-19 23:40:39
消息称三星电子与 Naver 将在 Mach-1 后实质结束 AI 加速芯片开发合作
2024-08-05 15:35:00
谷歌:在新加坡的技术基础设施投资已达 50 亿美元
2024-06-03 17:57:04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