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物理学家揭秘AI创造力来源:源于“技术缺陷”

AI的“创造力”可能源自一种技术缺陷?两位物理学家通过研究生物系统自我组装过程,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扩散模型的去噪过程类似于细胞分化重组,而其创造能力则与模型架构密切相关。他们的研究已被ICML 2025接收。

AI创造力的本质

扩散模型是DALL·E、Imagen等图像生成工具的核心,设计初衷是精确复制训练数据分布。然而,实际应用中,这些模型却展现出“即兴创作”能力,融合元素生成全新图像。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朱利奥·比罗利称这种现象为扩散模型的“悖论”:如果模型完美工作,它应只是记忆,但它却能生成新样本。

扩散模型通过“去噪”生成图像,即将图像分解为噪声,再重新组装。研究人员好奇的是,为何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创造力?两位物理学家提出假设:可能是信息在重组中丢失所致,就像拼图说明书丢失后,拼凑结果会偏离原样。

生物学启发的发现

论文第一作者梅森·坎姆和导师苏里亚·冈古利从形态发生学中获得灵感。他们观察到,胚胎发育中的自组织过程偶尔会产生多指畸形,这与AI生成图像中常见的多余手指现象极为相似。扩散模型依赖“局部性”和“等变性”两种特性进行去噪,但这些特性也让模型专注于局部像素块,忽略整体结构,从而产生创造性错误。

为了验证假设,他们设计了一种名为“等变局部评分机(ELS)”的数学模型,仅基于局部性和等变性预测去噪图像组成。实验结果显示,ELS与扩散模型输出的匹配度高达90%,证明了创造力是去噪过程的自然副产品。

创造力的普遍性

尽管该研究揭示了扩散模型创造力的机制,但大型语言模型等其他AI系统的创造力来源仍需进一步探索。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本·胡佛指出,人类和AI的创造力或许并无本质不同,都源于对世界的不完整理解,并通过填补知识空白创造出新颖内容。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AI创造力的数学基础,还为理解人类思维提供了新视角。也许,创造力正是我们面对未知时的一种本能反应。

参考链接:Quanta Magazine | 论文:arXiv:2412.20292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21223.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12秒生成1万token!谷歌推出文本「扩散模型」Gemini Diffusion,研究员:演示都得降速看
2025-05-22 15:30:59
智源推出全能视觉生成模型 OmniGen:支持文生图、图像编辑等
2024-10-29 16:33:28
刚刚,OpenAI发布sCM提升50倍效率,扩散模型重大技术突破!
2024-10-25 10:40:17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