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植麟,90后创业者,既是天才程序员又是资深文青。他在清华读书时创立摇滚乐队Splay,并深受村上春树和乐队平克弗洛伊德的影响。毕业后,他赴美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苹果和谷歌的顶级科学家。博士期间,他发表的两篇论文Transformer-XL和XLNet成为AI领域的里程碑,引用量超22000次。
回国后,他在循环智能工作六年,OpenAI推出ChatGPT后,他创立月之暗面,专注于通用人工智能(AGI)。公司名字源自平克弗洛伊德的专辑,办公室也充满摇滚元素。他曾是最被看好的AI创业者之一,但与梁文锋的DeepSeek竞争中逐渐落后。
DeepSeek凭借开源策略和低价API快速占领市场,而月之暗面因股权纠纷和大规模投流分散了精力。Kimi虽尝试多种商业化路径,但用户流失严重。相比之下,DeepSeek以技术创新和清晰商业模式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
这场竞争不仅是技术与商业的较量,更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杨植麟坚持AGI梦想,但商业化落地仍需探索。DeepSeek的成功提醒他,技术壁垒和用户需求同等重要。尽管挑战重重,AI依然是90后创业者的机会所在。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9371.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大模型全开源了,那到底咋挣钱啊?
2025-03-18 08:22:55
独家对话刘知远:AGI 是一场技术理想与商业现实的「持久战」
2025-03-04 17:26:02
大厂Agent混战:复刻Manus的野心与困局
2025-05-08 09:26:01
415 文章
58991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9 22:57:32
-
2025-07-19 21:58:20
-
2025-07-19 21: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