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量子计算正处于深刻转变之中

“量子计算何时实现?”这个问题已被反复追问数十年。D-Wave曾在二十年前声称其实用化近在咫尺,却引发激烈质疑。英伟达CEO黄仁勋曾戏称二十年或为合理时间,随后三家公司市值近乎减半。

2018年,加州理工教授约翰·普雷斯基尔提出“NISQ”(噪声中等规模量子)概念,激发了对其实用性的研究热潮。这类设备拥有数十至上百量子比特,虽超越经典计算模拟能力,但纠错能力弱、易受干扰。2023年底,普雷斯基尔承认NISQ未达预期,部分公司解散团队,初创企业倒闭,行业似乎进入“寒冬”。

然而,我看到了NISQ实用化的希望——如果打破预设。首先,实用量子计算不必由纯量子计算机独立完成。当前量子芯片无法处理实际问题,融合经典计算系统的“量智融合”或许是主要形态。其次,实用性不应仅限于“量子加速”,还应关注其“不同”带来的新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物流、调度等难题上的潜力。

近年来,量子计算相关研究迅速升温,产业界亦蓬勃发展。英伟达与多家初创公司合作,推出集成量子控制模块的DGX Quantum,并实现量子芯片与GPU的高速互联。这一趋势催生了“量子日”,汇聚行业重要参与者,显示资本对其认可。

公共领域投资也在增加,多国掀起超算量子升级热潮。虽然量子跃迁计算的实际应用尚未明确,但已有足够理由加大探索力度。对于有远见的人士,现在正是布局良机。管理者需让企业“量子就绪”,科学家要开拓技术,政策制定者需推动研发、人才培养和生态建设。量子计算正从“量子”向“计算”转变,谁能把握这一机遇,就能在量子与经典结合的双驾马车上领先一步。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8957.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微软:AI技术+量子计算加速科学发现 250年的化学进程压缩至25年完成
2024-06-26 19:44:08
手掌大小芯片碾压全球算力!微软量子计算突破,构建全新物质状态
2025-02-20 14:14:53
上海:围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 推动金融科技底层技术基础研发和原始创新
2024-09-15 11:37:50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