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I如何模仿人类大脑的注意力机制?
正文:
近年来,AI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deepseek(简称DS)。作为中国本土崛起的一匹黑马,DS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关注,甚至一度搅动美国股市,成为AI领域的重要事件。
DS的成功离不开技术积累。创始人梁文锋坦言,DS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可以解读为Meta开源的PyTorch和LLaMA代码,也可以追溯到多年来科学家们推动的各类AI技术。但最直接的源头是两年前OpenAI发布的ChatGPT,其核心技术正是变形金刚(Transformer)。
变形金刚的核心在于“注意力机制”。ChatGPT中的“Chat”指对话,涉及自然语言处理(NLP);“GPT”则代表生成型(Generative)、预训练(Pre-training)和Transformer。Transformer最初用于机器翻译,其目标是序列建模,由“编码器”和“解码器”两部分构成,能有效预测序列数据中的每个元素。
Transformer的创新之处在于超越了传统循环神经网络(RNN)和卷积神经网络(CNN),尤其在机器翻译、阅读理解和实体识别等领域表现出色。其核心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明确指出,注意力机制是关键所在。
自然语言处理(NLP)旨在让AI理解人类语言。语言模型通过编码器和解码器处理输入和输出,其输出并非固定,而是基于概率模型。早期的词向量采用Onehot编码,但存在高维稀疏等问题。后来的词嵌入技术则通过低维向量空间表示词语,提升计算效率。
NLP领域的传统方法依赖RNN或LSTM,但这些方法需逐字处理,效率较低。Transformer引入注意力机制,实现了并行计算,显著提升了效率。注意力机制分为硬注意力和软注意力,其中软注意力机制更为常用,因为它能通过概率值分配权重,更好地捕捉信息。
自注意力机制是软注意力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是输入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能关注整个序列,且不依赖历史状态。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则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表达能力,通过多个独立的注意力头捕捉不同子空间的信息。
注意力机制的基本流程包括计算Query(查询)、Key(关键)和Value(数值)的点积,经归一化后得到注意力权重,最后结合Value生成输出。多头注意力机制则通过多个注意力头协同工作,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注意力机制是AI模仿人类大脑信息处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其在Transformer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AI的性能和效率。
.png)

-
2025-07-20 08:01:35
-
2025-07-19 22:57:32
-
2025-07-19 21:5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