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为何苹果和微信在AI上的节奏慢了下来?

很多人看到标题可能会质疑:苹果不是正在大力推广“Apple Intelligence”吗?微信不是迅速接入了DeepSeek和元宝吗?怎么能说它们慢呢?

其实,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深入分析后会发现,苹果和微信在AI领域的步伐远比许多人想象的要慢。

苹果去年WWDC高调推出了“Apple Intelligence”,试图证明自己并未落后于AI浪潮,并计划以“苹果的方式”重新定义AI。然而,库克的热情并未持续太久,今年财报会上他亲口承认AI版Siri延期,“稍后推出”成了高频词汇。上线后,Apple Intelligence的第一个版本功能表现不佳,Genmoji这类低频需求聊胜于无,而“写作建议”也被批为“噱头大于实质”。更糟糕的是,稍微复杂的问题就需要用户手动确认是否访问ChatGPT,且仅支持iPhone15等高端机型,中国区用户还需等待。

这让许多数码KOL感到失望。令人费解的是,The Information报道显示,WWDC 2024上展示的惊艳案例竟是“剪辑”的,实际测试设备上的功能尚未完善。

再看微信,它在AI上的动作看似繁多,但主要集中在单一功能的AI化和接入头部大模型产品。例如,公众号AI朗读、智能体回复、微信输入法生图、微信读书AI总结等。然而,这些功能大多停留在外围,未能真正融入微信的核心功能主线。

微信接入DeepSeek和元宝虽引发热议,但实际效果与预期仍有差距。核心问题在于,微信只是为这些AI提供了入口,而非将其与底层架构深度融合。这导致入口的价值被高估,无法像视频号那样真正融入微信的社交体系。

隐私问题是苹果和微信在AI上进展缓慢的关键因素。苹果以隐私和数据安全为核心卖点,而微信的业务模式也依赖于数据安全。AI需要大量数据,而隐私保护却限制了数据共享,这让两者陷入困境。

苹果采用“三驾马车”策略:端侧模型、私有云部署、调用第三方。这种方式虽然提升了安全性,但也带来了性能压力和功耗增加,且智能程度有限。

微信同样面临隐私挑战。聊天记录作为敏感数据,无法直接用于训练。尽管如此,微信仍有潜力在现有基础上探索更多智能化尝试,比如推出“智能版提醒”或改进长按功能的智能化。

长远来看,微信版Agent可能是张小龙的终极目标。它不仅能整合社交、内容、小程序生态,还能实现从“生成”到“行动”的转变。尽管如此,微信版Agent仍处于早期阶段,短期内难以推出。

苹果和微信在AI上的节奏放缓,不仅源于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制约,还因为它们选择“应用优先”的策略,专注于优化现有功能而非追求智能极限。这种实用主义虽有成本,但也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

总之,苹果和微信在拥抱AI过程中因隐私与实用主义策略导致节奏较慢。然而,它们依然是AI领域绕不开的重要角色。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8656.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这个AI能救命!提前6个月发现胃癌病灶,突破医学影像认知,达摩院做成了
2025-06-25 13:29:56
工业富联董事长:AI越发达 茅台就会越好喝
2025-06-25 09:28:04
华为等头部厂商加速布局 数据库产业迎来AI革命
2025-06-25 20:51:14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