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超1500亿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如何应对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
正文:
“我们看机器人好不好,就看他走直线,走不直线的机器人不一定就好,走歪的不一定不好。”
钛媒体AGI获悉,5月9日傅利叶十周年庆典暨首届具身智能生态峰会上,火山石投资创始合伙人章苏阳表示,社会上开始对机器人公司分类,“老”公司从已有产业向机器人过渡,“新”公司则专注于具身智能。未来,通用具身智能竞争激烈,开源或成趋势,企业结合通用技术和具体解决方案收费可能是落地方式。
近期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赛道火热,2024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已超1500亿元人民币。傅利叶创始人兼CEO顾捷指出,人形机器人技术解决“人与机器如何相处”,AI与机器人技术结合将释放巨大生产力,硬件正趋于成熟,大量产品需求涌现。他强调,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加速发展,希望3至5年内实现“机器人的GPT时刻”。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21.1%。劳动力规模下降,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至8.65亿。面对“银发经济”趋势,机器人可提供陪伴、辅助等作用。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称,人形机器人可用于导览、康养等场景,预计2023年产1.5万台,去年产值达27亿元,发展速度超新能源汽车。
具身智能使机器人理解、推理并互动,英伟达CEO黄仁勋认为其为AI下一浪潮。江磊预测,到2030年,具身智能可能进入家庭。顾捷表示,人形机器人需实现运动智能和认知智能,傅利叶正研发执行器和小脑模型以提升运动能力。
傅利叶成立于2015年,从康复机器人起步,现业务涵盖人形机器人和智能康复解决方案。公司GRx系列人形机器人已推出多款机型,服务于医疗、科研等场景。今年初,傅利叶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用于康复与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
顾捷认为,康复与人形机器人相辅相成,未来机器人形态将多样化,聚焦交互与服务。傅利叶计划打造具身智能康复示范基地,并与高校及机构合作推动技术应用。高工机器人数据显示,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4000亿元,但行业仍面临数据匮乏、AI与硬件融合等挑战。
.png)

-
2025-07-20 12:02:31
-
2025-07-20 10:03:13
-
2025-07-20 1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