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AI检测误伤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看待?

我向来支持AI的快速发展,但最近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感到愤怒、痛心和无奈。随着毕业季的到来,许多高校为防范学术不端,不仅采用传统的查重检测,还引入了AIGC检测工具,试图识别论文中AI生成的部分。

四川大学等多所高校已实施AIGC检测,设定了具体比例标准。然而,这种做法存在严重问题。主流AIGC检测工具依赖的算法主要有三种:困惑度与熵值分析、机器学习分类器以及句法和风格特征建模。每种方法都有明显的局限性。

例如,困惑度分析认为过于流畅的语言可能是AI生成的,而机器学习分类器则可能将类似训练数据的文本判定为AI作品。句法和风格特征建模虽然考虑了写作波动性,但熬夜赶论文的学生很难始终保持高水平发挥。这些方法导致一些优秀的作品被误判为AI生成。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学校和管理者可能并未充分理解这些工具的局限性,仅凭检测结果就否定学生的努力。实际上,生成模型总能领先检测模型一步,像不像并不等于是不是。这反映出我们对AI的信任出现了危机。

我们应该反思如何正确应用AI技术,避免因误判伤害真正付出心血的人。否则,我们将陷入一种尴尬境地——人们因恐惧AI而不敢自由书写,最终失去创作的信心与能力。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8410.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黄仁勋:硅基技术仍是当前AI发展基础
2025-07-17 13:22:37
黄仁勋: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十分重要
2025-07-15 11:41:47
中国在人权理事会代表70余国作人工智能促进无障碍建设共同发言
2025-07-05 06:55:47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