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这家最早做大模型的公司,还在亏钱
一、AI进入下半场,已有产品找到PMF
过去一年,昆仑万维紧跟OpenAI步伐,旗下天工大模型“Skywork”已迭代四次,是国内首个推出推理模型的公司,比DeepSeek R1早两个月。尽管在大模型迭代上表现积极,但创始人方汉坦言,其模型能力与头部LLM仍有差距。昆仑万维在硬件算力、模型层到应用层均有投入,重点在模型层与应用层。
在模型层,昆仑万维覆盖语言、多模态、3D、视频、音乐等领域,其中音乐大模型技术指标最优,是国内唯一能与国外Suno媲美的模型。除音乐外,其他模型仍有差距。方汉更强调应用层,如AI助手、AI游戏、AI短剧、AI音乐等全面开花。天工AI助手对标ChatGPT,提供搜索、写作、多模态交互等功能,2024年2月免费开放,支持100K超长上下文窗口。
下半年,天工AI助手推出高级搜索模式,接入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功能。2024年财报显示,天工AI峰值月活破千万,位列AI产品榜第64名,月活522万。此外,昆仑万维还推出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助力全流程自动化创作。
二、在现实里追梦,中厂的“无奈”
昆仑万维并非大厂或明星创业公司,而是通过模型+产品的思路保持竞争力。方汉提出三条商业化路径:优化模型降低成本、打造AIUGC平台、开发AI终端。昆仑万维的“天工”系列采用MoE架构,参数较少但效率更高。
尽管大模型竞赛充满不确定性,昆仑万维仍坚持出海方向,布局AI音乐、社交、短剧等六大板块。方汉认为,人工智能是蓝海,中小厂在大厂辐射范围外仍有机会。今年,昆仑万维发布Mureka O1与V6音乐生成模型,测试中击败Suno,达到SOTA水平。Mureka得益于昆仑万维在音乐领域的积累,成为AIGC的主打模型。
三、昆仑万维的AI商业路漫漫
昆仑万维2024年财报显示,净利润亏损16亿,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7.7亿。年报称,这是战略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高达15.4亿。尽管如此,昆仑万维仍计划在2027年实现AI大模型业务盈利。
即使AI行业巨头OpenAI仍在烧钱,昆仑万维对未来充满信心。创始人周亚辉预测十年后首富将在张一鸣、雷军和王兴中诞生,但他也承认这只是个人看法。昆仑万维需解决的是如何在未来三年内度过难关,实现商业化突破。
.png)

-
2025-07-21 12:18:20
-
2025-07-21 12:17:10
-
2025-07-21 11: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