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AI终端的普惠挑战:如何服务每一个人
伴随AI大模型技术快速进步,智能终端产业迎来革新。自去年起,手机、PC、电视等多终端开启AI变革潮,成为市场迭代的新动力。据中国信通院测试,2024年至2025年间,手机厂商已将AI能力深入系统层,终端AI能力全面提升。AI技术已全面渗透智能终端的感知、决策、交互等领域,重塑终端形态。
全球人工智能终端产业竞争进入关键期,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新一代智能终端”列入国家战略,加速AI手机、PC、智能网联汽车等产品落地。然而,国际技术博弈加剧,倒逼产业链加速自主创新。为此,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成立,整合政府、产业、学术资源,推动技术交流与合作创新,搭建政策与产业沟通桥梁,并主导标准制定与政策实施。
在相关研讨会上,工信部副部长熊继军强调,人工智能终端是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对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培育消费增长点至关重要。他呼吁加强部门联动与产业协同,推动技术创新、标准研究、应用推广与生态建设。
当前,大模型正驱动智能终端全栈革新,从“OS+芯片+大模型+智能体”扩展价值点,重塑产业格局。联想集团副总裁李伟昌指出,AI终端进化将重塑人机交互逻辑,混合式AI技术将是普惠化落地的核心。他提到,智能体AI重构人机交互范式,能感知环境、理解意图并自主执行任务,甚至通过反思实现能力演进。联想自2017年起布局终端与AI融合,实施“一体多端”战略,构建“感知-决策-进化”智能框架。
李伟昌预测,三年内AI PC将占全球PC市场80%份额,智能体能力还将拓展至汽车、可穿戴设备等终端。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AI终端发展面临端侧算力瓶颈、芯片自主可控压力大等问题,需软硬件协同优化。同时,数据隐私保护与合规使用仍是重要挑战。
李伟昌总结道:“技术突破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让AI终端服务每一个人。”
.png)

-
2025-07-19 14:57:21
-
2025-07-19 14:56:08
-
2025-07-19 14:5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