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网最火的提示词,让AI学会“拍废片”
正文:
27岁,没拼爹妈、没靠关系,靠自己搞定了人生第一张和世界首富的合照。这不是偶遇马斯克和黄仁勋,而是借助GPT-4o生成的。在这个“万物皆可生成”的时代,“合照”的门槛已不再是物理距离,而可能是一段能骗过眼睛的Prompt。
你或许已在社交平台见过类似画风:平日低调的周杰伦在全国各地地标前拍照打卡;马斯克、黄仁勋、奥特曼甚至爱因斯坦等人在国内景点“合影留念”。甚至,你还能看到京东CEO刘强东和美团CEO王兴在上海外滩、广州塔等地握手言和、笑容满面。
当生成式AI横扫社交平台,“眼见为实”这句话恐怕得加个问号了。
无奖竞猜:下图中,一张是作者上班途中用iPhone 7随手拍的,另一张是由GPT-4o根据同一段提示词生成的。你能猜出哪张是AI生成的吗?
如今AI图片的逼真程度让人防不胜防。这一切始于一位网友用一段极其“敷衍”的提示词让GPT-4o生成图像,结果生成了一组“堪称真实摄影风格教程”的图像。
Prompt示例:一张极其普通的iPhone照片,无明确主题或构图,随意抓拍,包含人行道、车角、绿篱等杂乱元素,有轻微运动模糊和过曝感,整体效果平平无奇,像是误拍的照片。
刻意的不完美:模糊、过曝、角度尴尬、构图混乱,反而更贴近真实世界的样子。随着这段提示词在Reddit、X等平台刷屏,网友在此基础上不断加料,形成了“真实假照片”的制作公式。
附上更多Reddit网友的实测结果:
这些照片几乎拥有一种“修不出来”的故事感。不仅风景、静物、街头场景表现惊艳,人像水平也不容小觑。例如一张女生躺在草地上闭目养神的照片,阳光洒在脸上,神态松弛,若无前文铺垫,你会以为这是朋友随手拍的。
但不好意思,这也是一张由AI生成的图片。
GPT-4o不仅能生成照片,还能对图片“后期魔改”。原图上一秒只有一个女人,下一秒就在她身旁凭空出现一位丈夫。
不过,这段提示词并非完美无瑕。模型生成的图像存在视觉同质化问题,比如生成汽车时未指定品牌,几乎都长得一样。生成自拍女性图像时,若未设定特定身份、五官、服装,面部五官也常“撞脸”。
能否用GPT-4o生成更具CCD风格的照片?我们尝试后总结了几条实用小技巧:
- 使用名人形象,模型训练数据更丰富,还原度更高。
- 素人形象一致性较弱,易产生违和感。
- 调整图片过程中易出现细节变形。
- 提示词中加入CCD相机型号,增强氛围与复古感。
提示词模板如下:
[人物描述],穿着[服装描述],[姿势/动作],[场景位置],[光线描述],[背景元素],使用[CCD相机型号]拍摄,开启闪光灯,人物[清晰/明亮],背景[昏暗/模糊],颗粒感,[色调描述],[怀旧感/年代感],[风格类型]。
室内风、夜晚室外风、街拍风、校园风、自然风、素人风……各类风格的示例照片展示了AI生成的多样性和真实感。
早在GPT-4o用吉卜力风格刷屏时,就有人发现它还能生成假发票。通过叠加“污渍”“褶皱”等细节,最终效果堪比复古做旧工艺。
对普通人来说,这类AI图像已难以一眼识破。厂商OpenAI为GPT-4o生成的图片添加C2PA元数据标准,即使截图、压缩或改变尺寸,水印仍可被追踪识别。
Google、Adobe也在推广数字水印技术,用于标记和验证AI生成内容。
AI图像的真实感源于人类创作的“瑕疵”。模型通过学习社交媒体、云相册等来源的图像,掌握了如何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摄影瑕疵。
OpenAI官方未公开GPT-4o生图的具体原理,仅提到它是一种嵌入在ChatGPT中的自回归模型。相比扩散模型,自回归模型更依赖局部上下文的合理性,因此能生成更符合生活实际的画面。
或许,技术越发达,我们越怀念那些带着瑕疵、却更真实的瞬间。习惯了手机/相机拍出高清大片,但那些不那么清楚、不那么完美的瞬间,或许才更接近生活本来的模样。
.png)

-
2025-07-20 22:09:17
-
2025-07-20 21:10:03
-
2025-07-20 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