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模型全开源了,那到底咋挣钱啊?
在今天的话题开始前,差评君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眼中,开源是什么样的存在?
有人觉得是纯慈善,有人认为是理想主义者的追求,还有人将其视为不图回报的侠客行为。但在现实中,这种角色往往结局悲惨。然而,如今的大模型界却发生了逆转。
“不图回报”的开源模型成了主流趋势,DeepSeek等企业引领潮流,迫使竞争对手不得不低头。不过,差评君忍不住发问:大家都在抢着开源,真的知道如何赚钱吗?
即便闭源的大模型,靠会员费也难以维持生计。连OpenAI这样的巨头都在喊穷,开源模型似乎更难生存。外界对此争论不断,但盈利始终是企业的首要目标。实际上,开源模式有多种盈利路径。
Red Hat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它通过提供基于开源Linux系统的解决方案成功上市,并被IBM高价收购。它的成功为大模型企业指明了方向。
首先,可以选择对部分模型使用权收费。开源并不等于完全开放,很多企业仅开源底层技术或小参数量模型。例如智谱,它虽然坚持开源,但此前只公开了小参数模型如ChatGLM-6B。
其次,可以免费提供基础版,同时推出收费的专业版。Red Hat就提供了免费的基础版Linux,同时也推出了面向企业的收费版本RHEL。
对于大模型而言,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付费模型部署是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智谱的商业版本部署价格显示了这一点。即使免费开放模型和API接口,企业依然能找到赚钱方式,比如卖算力。
DeepSeek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公开了自己的盈利情况以回应外界质疑。理论上,DeepSeek一天的利润可达47万美元,利润率高达545%。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很难持续。
尽管如此,开源的主要盈利点并非直接来自产品本身,而是服务和生态。低成本的系统只是吸引用户的敲门砖,目的是让用户离不开,进而推动商业化。
例如,纽交所使用免费的Linux系统,但为了适配新处理器,只能选择Red Hat的服务。类似地,智谱不仅能提供定制化AI模型,还能通过付费服务处理后续的系统维护和升级。
此外,开源还可以带动硬件设备和服务的销售。阿里云就是一个成功案例,通过千问模型吸引了更多客户使用阿里云服务。
虽然开源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行业仍在快速发展,盈利尚需时日。开源界至今只诞生了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Red Hat。要复制这一成功,企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影响力。
当前,AI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获取关注、积累用户并生存下去。因此,开源成为了一种战略选择。一方面是为了吸引注意力,另一方面是避免被市场淘汰。一旦错过时机,再想开源就为时已晚。
.png)

-
2025-07-19 07:49:30
-
2025-07-18 23:46:25
-
2025-07-18 22:4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