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3年网安从业者感慨:“隐私已成幻想”
网络安全专家卢圣龙从事该行业13年,面对个人信息泄露,常感无力。他在一家安全实验室担任负责人,测试各单位和公司的网络安全,频繁发现企业内部数据易被获取。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我们往往不知数据流向何方。
卢圣龙表示,尽管他注重隐私保护,但个人信息仍存在于许多企业的服务器中,只能寄希望于这些公司妥善保管。在聊天中,卢圣龙仅用五秒便查到了我的身份证信息及十年前的住址,这表明信息泄露已成常态。
数据泄露的规模与频率不断攀升。2011年CSDN数据泄露事件后,数据泄露事件频发。数据泄露不仅影响个人,还波及企业和社会层面。随着AI的应用,黑产团队通过关联分析数据,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造视频或音频诈骗。
个人信息泄露后,通常用于营销、诈骗、商业情报收集等。高净值人群、在校学生、老年人及患者信息最容易被盯上。信息泄露产业链由黑客、内鬼、信息加工者和数据分销者构成,其中内鬼问题日益突出。
信息泄露治理虽有法律支持,但监控难、企业安全投入不足、暗网交易等因素阻碍了治理进程。个人信息泄露维权成本高,卢圣龙认为,隐私已成为一种幻想,提醒人们应谨慎授权,减少信息暴露。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5229.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用人工智能分析约会对象,法律上有什么注意点?
2025-04-01 18:41:01
OpenAI迎来前陆军上将Nakasone加入董事会
2024-06-14 22:48:01
苹果的智能革命:个人云计算以及数字孪生体的未来
2024-06-21 15:02:04
443 文章
77046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20 23:09:27
-
2025-07-20 22:09:17
-
2025-07-20 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