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免责声明:Al优秘圈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请确保访问网址为(kx.umi6.com) 投诉及建议

标题:“AI很强大,但使用需谨慎”

正文: 尽管AI已风靡全球,许多人仍对其使用持怀疑态度。

晓姐是一名文字工作者,自大模型问世起便尝试使用AI,但她始终难以完全信任AI。“大模型初期资料更新不及时,虽不断升级,我对生成内容仍持保留意见,尤其缺乏信息来源。”

晓姐认为,大模型仅提供逻辑和结论,而写文章和研究需要有依据的论证。“我们强调每一句话都有迹可循,经过反复考证才能有价值。”

类似情况并非罕见。博主们警告“警惕AI幻觉”,即AI的强逻辑可能导致误解。例如,AI的幻觉率在不同模型中存在,OpenAI-o3为0.8%,DeepSeek-V3则高达3.9%。

公开报道显示,AI训练过程中的信息压缩和重组会导致2%的内容失准,生成不准确或虚假信息。

AI在专业领域建议谨慎使用。晓姐起初热衷于大模型,但发现其内容更新不及时,逻辑性强但细节易错。AI生成内容不标注信息来源,且有时出现事实错误,导致她对AI持怀疑态度。

高校教师林哥也发现,AI生成内容常有错误引用,增加工作负担。他认为,依赖AI会削弱对文字和内容的鉴赏力,丧失事实判断能力。

95后家装设计师小屈发现,AI绘图不够精准,只适合辅助设计。同样,AI在视频生成领域也有缺陷,如人物与物体互动失灵。

AI幻觉问题引发关注。博主们提醒用户注意AI生成内容的准确性,特别是在严肃知识性问题上。科普作家河森堡分享了AI生成错误信息的例子。

面对AI幻觉,石云升提出通过预训练、微调和推理三个层级降低幻觉率。但对于普通用户,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减少AI幻觉。

AI虽强大,但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取代人类。警惕AI幻觉,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社会职责。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3290.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分享至
打开微信扫一扫
内容投诉
生成图片
相关推荐
换一换
上海首个交通领域多模态大模型问世 有望让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5%
2025-05-27 11:29:37
5分钟读懂Lilian Weng万字长文:大模型是怎么思考的?
2025-05-22 18:40:48
人工智能的新浪潮和商业化
2025-06-09 19:31:59
24小时热文
更多
扫一扫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