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爆火的AI陪伴玩具,到底行不行?
近年来,AI成为各行业的热点,品牌纷纷为其产品贴上AI标签。玩具行业也不例外,众多企业布局AI陪伴玩具领域,如奥飞娱乐、字节跳动、特斯拉等。这些产品形态多样,包括毛绒玩具、智能硬件和机器人,如LOVOT、BubblePal、Moflin、Tesla Bot Action Figure等。
这些AI玩具一经推出便取得显著成绩。例如,售价449元的BubblePal开售首月GMV超400万;Tesla Bot Action Figure售价40美元,上线24小时内售罄,二手价达1300美元。这表明AI玩具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2年至2030年将以超16%的年复合增长率增至351.1亿美元。
AI陪伴玩具主要分为娱乐、教育和健康三大类。娱乐类产品如Moflin、Ropet和BubblePal,能识别人类情绪并做出反应;教育类产品如火火兔的AI早教机器人,支持AI故事共创等功能;健康类产品如NAO机器人,帮助自闭症患儿识别情绪。
AI陪伴玩具的核心在于“机芯”,即大模型。企业可选择自研或第三方大模型,但需进行垂直领域训练。技术难点包括多模态情绪识别、记忆架构及信息准确性。商业模式方面,部分企业采用订阅制,如FoloToy和跃然创新的99元/年订阅费。
此外,AI玩具还需注重隐私保护。总体而言,AI陪伴玩具旨在协助用户应对现实问题,而非让人沉溺于虚拟世界。
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kx.umi6.com/article/11642.html
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png)
换一换
OceanBase全面融入AI生态,首批接入60余家AI生态伙伴实现MCP对接
2025-06-06 16:35:24
OpenAI 宣布与武器制造商合作,内部员工发声反对
2024-12-09 14:27:38
武汉1亿成立城市发展科技公司 含多项AI业务
2025-04-01 16:36:25
435 文章
74142 浏览
24小时热文
更多

-
2025-07-18 23:46:25
-
2025-07-18 22:47:06
-
2025-07-18 22: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