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瑞士科学家亨利·马克拉姆提出了一项震惊科学界的设想:用计算机完整模拟由860亿神经元和100万亿突触组成的人类大脑。这项“狂想”若能实现,将为阿尔茨海默症等脑部疾病的治疗带来新希望,并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2013年,在欧盟等支持下,亨利·马克拉姆的设想成为现实,人类脑科学计划(HBP)正式启动。HBP是一项类似登月计划的大科学工程,目标是理解大脑的复杂性并推动脑疾病治疗。
如今,HBP已走过十年。2024年9月,一份独立报告显示了HBP在推动脑科学研究、模拟大脑及成果转化方面的进展。该项目始于一位科学家的“狂想”,取得了哪些突破?面临哪些限制?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HBP的经验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HBP吸引了500多位科学家参与,来自19个国家的155个研究机构。他们发表了3000多篇论文,申请了92项专利,并孵化了12家公司。HBP开发的EBRAINS数据库已被近1500家科研机构的上万名科学家使用。
HBP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神经疾病模型:开发用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等疾病的模型。 2. 脑模拟与计算:创建全面的脑模型,探索大脑功能和疾病机制。 3. 脑与AI的交叉进展:推动人工智能研究,特别是通过模拟生物神经网络。 4. 脑数据共享平台:开发EBRAINS平台,促进全球脑科学研究者的合作。
项目成就包括功能建模、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推广以及数字大脑模型的应用。然而,HBP在初期设定过于乐观的目标,且存在项目管理上的问题。尽管如此,HBP在推动脑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未来,脑科学研究仍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大脑的整体工作原理、意识的神经基础、记忆与学习机制、神经疾病的病理等。新技术如高分辨率脑成像、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和分子生物学工具的发展,将助力这些领域的研究。
.png)

-
2025-07-21 16:21:09
-
2025-07-21 16:20:01
-
2025-07-21 16: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