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百度造了个自由画布,让AI更懂你的需求
这两年,老板常让我“用AI武装自己”,但我总觉得AI差了点意思。尽管市面上的文本生成产品能满足多种定制化需求,如生成小红书文案或商务PPT,但它们往往输出的是“正确但平庸”的内容。做案头工作的人会有类似体验,相同素材经不同编辑手会呈现不同风格,而AI做不到这一点。
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标注引用来源,但用户仍无法干预素材的利用。上个月,百度世界大会宣布了“自由画布”,主打高创作自主性和自由度,特别是在素材利用方面。我们拿到了内测资格,体验了这款功能。
“自由画布”并非独立产品,而是百度文库中的功能,主要围绕文本创作。界面是一张白板,可以拖拽各种文件,包括图片、PDF、视频和PPT。它支持几乎所有的常用文件格式,让用户不再受限于格式问题。
AIGC工具通常的工作流程是搜集—处理—生成,“自由画布”将“处理”这一步的重要性提升,不同于市面上其他产品。它允许用户并行编辑每一份拖拽进来的素材,提供了丰富的编辑功能和可利用方式。
例如,我尝试用一组关于屠呦呦和青蒿素的资料,AI同时解释图片、提炼论文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参考不同资料的逻辑结构、语言风格或主要观点来生成新内容。
百度表示,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难题,如理解用户需求、避免大模型幻觉和保持逻辑顺畅。目前,“自由画布”还在调试和优化中,未来有望提供更多功能,如生成漫画和PPT,但也面临功能臃肿和高负载等问题。
总体来看,“自由画布”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路:越能精准控制AI理解和使用素材,生成结果就越符合预期。在素材处理和生成阶段,用户可以编辑生成的大纲,AI会根据新的大纲重新搜集素材生成内容,甚至进行文本润色。
我询问能否在编辑大纲时指定素材参考,以提高生成结果的准确性。对方表示这或许可以实现,我则开玩笑说:“那我可能真要失业了。”
.png)

-
2025-07-19 15:54:36
-
2025-07-19 15:54:26
-
2025-07-19 14: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