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7月17日,香港科技大学发布创新AI模型,仅需2至4张X光片即可生成高质量3D骨骼与器官影像,辐射量较CT扫描降低99%。CT扫描常用于诊断骨折、肿瘤等,但高辐射对儿童、孕妇等群体不利。新技术由港科大李小萌助理教授团队开发,可在1分钟内完成影像生成,大幅减少医疗成本和等待时间。目前正与科能三维合作,应用于手术规划及个性化植入物开发,并计划拓展至实时手术监测。该技术将在未来数月于香港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试验,若成功预计明年正式应用,未来还可能用于心肺成像领域。
原文链接
7月16日,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发文称,中国AI模型Kimi K2发布引发全球关注,被称为“又一个DeepSeek时刻”。该模型在编程测试中表现优异,尤其在LiveCodeBench数据集上取得高分,同时展现强大写作能力。这是中国半年内推出的第二款引人注目的AI模型,彰显技术实力。Kimi K2参数规模达万亿级别(1T),采用混合专家架构,每次任务仅激活320亿参数,显著降低算力需求。目前,包括硅谷开源社区在内的全球AI开发者正热议这一模型的突破性进展。(新华社)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6日,NVIDIA CEO黄仁勋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演讲中盛赞中国AI模型为“世界级”,并称中国的开源AI是全球进步的催化剂。他提到DeepSeek、阿里巴巴和腾讯等模型均为世界一流的成果,AI如今已成为基础设施,为中国供应链创造新增长点。黄仁勋强调,英伟达将持续与中国伙伴合作,推动AI产业发展。这是他今年第三次到访中国,此前他曾于1月和4月访问多座城市。昨天,他还与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面,探讨美中AI交流与产业链合作。本届链博会在北京开幕,英伟达首次参展。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德国研究团队开发的AI模型Centaur登上《Nature》,成为首个跨领域精准预测人类认知的基础模型。该模型仅用5天训练时间,基于Llama 3.1 70B构建,参数量仅为原模型的0.15%,却能模拟160项心理学实验中的人类行为,涵盖决策、记忆、逻辑推理等任务。Centaur不仅在预测人类行为上超越传统模型,其神经表征与fMRI扫描结果高度吻合,显示出对人类大脑活动的深刻理解。研究人员通过多种实验验证其泛化能力,包括修改任务背景和结构,以及处理全新领域任务,均表现优异。Centaur或将推动统一认知理论的发展,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工具。
原文链接
7月15日,LG AI Research推出韩国首个混合推理AI模型EXAONE 4.0。该模型结合自然语言处理与高级推理能力,在数学、科学和编程等领域表现突出。提供专业模型(32B)用于高专业度领域,以及端侧模型(1.2B)支持本地化安全运行。其性能通过全球高难度基准测试验证,包括MMLU-Pro 81.8分、LiveCodeBench v6 66.7分、GPQA-Diamond 75.4分和AIME 2025 85.3分。即日起面向教育机构免费开放,并与Friendly AI合作推出无GPU门槛的商业API服务,研究版已开源发布于Hugging Face平台。
原文链接
7月14日,亚马逊AWS发布介绍其分布式集群Project Rainier,该项目有望成为全球最强AI模型训练计算机。Project Rainier基于Annapurna Labs开发的Trainium2芯片,每个服务器配备16颗芯片,每4个服务器组成一个UltraServer,数以万计的UltraServer通过NeuronLinks和Elastic Fabric Adapter技术互联,构成超级集群。该系统分布于美国多个数据中心,具备跨中心协作能力。Anthropic将利用Project Rainier训练下一代Claude模型,其算力可达Anthropic当前最大训练集群的五倍,为AI模型研发提供强大支持。
原文链接
7月12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宣布推迟发布公司首个开源AI模型。这是该模型第二次延期,原计划下周发布,但因需进一步测试模型安全性及审查高风险内容,发布时间暂未确定。奥尔特曼在推文中表示,开放权重后将无法撤销,因此希望确保模型尽可能安全完善。他同时对延迟带来的不便致歉,并强调团队正努力推进项目进展。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1日,马斯克旗下AI模型Grok 4发布后引发热议。这款被称作“地球上最聪明的AI”在实测中表现两极化。编程方面,Grok 4在复杂任务如three.js动画生成、C语言代码编写中表现出色,但在物理模拟和UI设计上屡屡翻车。写作测试显示其语义连贯性强,但创意写作情节套路化、语言炫技。SVG图像生成任务中,Grok 4轮廓逻辑完整,但细节处理不足。推理能力较强,尤其在法律与财务场景分析中条理清晰,但图像理解能力仍有明显短板。尽管Grok 4技术深度不俗,部分基础任务却表现不佳,网友质疑其2万美元定价是否合理。与此同时,马斯克通过高话题度再次引发全球关注,而实际体验似乎并非其首要考虑因素。
原文链接
7月10日,微软发布端侧AI模型Phi-4-mini-flash-reasoning,重点提升数学和逻辑推理能力。新模型适用于边缘设备、移动应用等资源有限场景,采用创新SambaY架构及Gated Memory Unit(GMU)组件,显著提高信息共享效率与处理性能。相比其他Phi模型,其吞吐量提升10倍,延迟降低至1/2~1/3,能更快生成答案并处理长文本或对话。Phi-4-mini-flash-reasoning已在Azure AI Foundry、NVIDIA API Catalog和Hugging Face上线,为实际应用带来重大改进。
原文链接
正文:北京时间7月10日中午,埃隆·马斯克在xAI发布会上正式推出下一代大模型Grok 4。马斯克称其为“全球最强AI”,具备超越人类的推理能力,可在SAT、GRE等考试中接近满分,并达到博士后水平。Grok 4在多项基准测试中刷新纪录,包括HLE、GPQA、ARC-AGI等,性能优于o3、Gemini 2.5 Pro等顶级模型。此外,Grok 4支持多语言语音交互,延迟更低,新增角色Eve和Sal,增强用户体验。它还可通过API调用,提供256K tokens上下文窗口。然而,使用费用高昂,年费达300美元起,Heavy版本高达3000美元。马斯克预测,Grok 4有望年内实现科学新发现。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