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4月26日,央视曝光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伪造“非遗传承人”形象进行虚假宣传,高价销售低质产品。例如一款名为“苗古金贴”的医疗器械产品,其宣传称由“千年秘方”的苗族非遗传承人“唐付政”研发,并展示相关“非遗证书”。然而,经调查发现,“唐付政”为AI生成的虚拟人物,“非遗证书”由违规机构颁发,仅需1500元即可办理。“苗古金贴”实际成本仅为2.5元/盒,却以59元高价销售,厂商通过伪造用户评价和刷单方式使其登上平台“热敷贴回购榜”榜首。目前,厦门市集美区市场监管局已核查涉事企业,责令下架所有产品链接,并移交假证制作线索。央视提醒消费者警惕“包治百病”“祖传秘方”等虚假宣传,同时呼吁加强电商平台监管,防范不法行为侵害公众权益。
原文链接
3月5日,YouTube发布公告警告创作者警惕一种新网络钓鱼骗局。骗子利用AI生成的CEO Neal Mohan视频,谎称YouTube调整盈利政策,实则窃取用户凭据。YouTube强调,不会通过私密视频联系用户。据The Verge报道,Reddit用户近期也遭遇此类骗局,有人收到伪装成YouTube官方邮箱的邮件,引导至伪造的DocuSign网站。YouTube提醒,诈骗者正利用平台功能伪装成官方账号。此类骗局并非首次出现,2023年已有类似案例。
原文链接
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灾情引发广泛关注。然而,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AI伪造的图片,如受灾儿童照片,至少10个账号发布并获得大量转评赞。这些图片导致网友产生强烈同情,直到今日才意识到被骗。AI伪造苦难的现象并非首次,2024年10月美国飓风期间也曾出现类似情况。AI伪造不仅消耗公众善意,还可能导致社会信任崩盘。作为AI博主,呼吁加强AI内容监管,避免进一步损害社会信任。
原文链接
IT之家12月23日报道,近期AI技术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安全隐患。央视新闻揭露,利用AI深度伪造技术假冒名人带货的现象频发。例如,张文宏医生、刘德华及雷军等均成为伪造对象。尽管AI技术能克隆面部和声音,但仍存在破绽,如无法实时直播及口型与语音不匹配。专家指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形象或声音属侵权行为,发布者可能面临民事和刑事责任。消费者若受骗,可要求“退一赔三”。专家呼吁短视频平台加强监管,及时处理违规内容。
原文链接
北京时间10月23日,跨国多元化集团伯克希尔哈撒韦发表声明,澄清94岁的董事长沃伦·巴菲特不会在社交媒体上推荐任何投资产品或政治候选人。声明源于近期社交媒体上愈演愈烈的“AI伪造名人讲话”现象。伯克希尔表示,巴菲特目前没有、也不会在未来背书任何投资产品或支持政治候选人。巴菲特解释称,此举旨在防止他人冒充他,提醒公众警惕假消息。声明提及,随着美国大选临近,虚假视频频现,包括使用AI技术伪造的“巴菲特赠送比特币”视频。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自2019年后未再进行政治捐款,表明他已不再关注政治事务。此次声明凸显了AI技术带来的假消息问题,以及其对公众舆论的影响。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