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18日,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闭幕,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数据拼车”众源共享新范式。该模式由恺望数据与北京数据集团旗下智能院联合打造,通过众源汇聚车端数据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助力企业低成本、高效率获取数据,解决自动驾驶行业数据孤岛问题。目前,已吸引超50家产业链关键企业加入生态圈,推动政策、平台、技术等闭环建设。北京亦庄依托双智城市建设,将此模式作为三大标杆项目成果之一,构建全场景、全天候的数据空间,规模超7PB。这一创新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贡献“北京方案”,加速产业生态发展。
原文链接
10月16日-18日,2025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在北京举办,滴滴自动驾驶展示了与广汽埃安合作的前装自动驾驶车及Robotaxi智能运维体系,并提供无人驾驶接驳服务。滴滴自动驾驶CEO张博在会上表示,L4自动驾驶是未来十年重要技术变革,将通过混合出行网络推进商业化落地。目前,滴滴自动驾驶已在北京、广州开展全无人测试,安全运行超1900天,并逐步向公众开放体验。此外,滴滴自动驾驶近期获D轮20亿元融资,新车型将于2025年底交付,搭载高性能计算平台“虎鲸”,GPU算力超2000 TOPS,成本降低74%。展台还展示了全流程运维场景,北京慧桔港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原文链接
10月17日,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巡展调研时强调,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成效显著,技术水平与推广规模居世界前列。他指出,当前全球产业正处于技术成熟和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企业应加强全产业链协同,攻关AI芯片、线控底盘等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化应用。同时,要协同推进标准制定,围绕汽车生态环节坚持安全与质量优先,并抵制非理性竞争。李乐成表示,工信部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统筹,深化国际合作,共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1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未来将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工信部将强化对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的生产一致性监管,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并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同时,协同相关部门推进准入管理、交通管理、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制修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产业健康发展。(财联社记者 徐昊)
原文链接
10月16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指出,AI大模型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趋势,蕴含巨大创新潜力。他介绍,端侧AI模型无需联网,可整合车内外多传感器信号,通过情绪识别与多模态交互技术实现拟人化语音控车和自定义手势操作,同时本地算力调用保障数据隐私安全。小米以“人车家全生态”为核心战略,将汽车作为重要节点,通过场景与终端的互联互通,调用全生态AI算力提供丰富应用,未来产业前景广阔。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16日,在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正式启动。这一重要事件由《科创板日报》记者李明明在现场报道。该中试基地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融合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将为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原文链接
2025年10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将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包括:支持人工智能与汽车融合,攻关大算力芯片、自动驾驶等技术;促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水平;编制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与任务,加快制定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标准;优化产业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同时,深化全球化合作,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这些举措旨在赋能数字化转型,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财联社)
原文链接
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今日上午在北京开幕,由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与北京市政府联合主办。为期三天的大会吸引约1000名海内外政产学研人士参会,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趋势与新业态。大会以“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为主题,设3场全体会议和3场特色会议,围绕政策、技术、安全、人工智能等方向展开深度探讨。工信部透露,还将组织系列活动深化国际合作。
原文链接
由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及北京市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以“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信息通信、芯片等前沿科技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创新。活动将邀请全球多国政府机构负责人及专家,分享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趋势。会议期间将发布“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成效及“人工智能+汽车”等多项热点报告,并全面展示新技术、新产品及相关生态成果。
原文链接
9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将扩大数字产品消费,鼓励企业增加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供给,包括智能手机、电脑、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3D打印设备等。同时,加快智能家电、安防及视频照护系统的研发与互联互通,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政策还强调培育新消费品牌,推动数字国潮等创新发展,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数字生活升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