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9月1日,微信公众平台宣布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对AI生成合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显式标识通过文字、声音或图形呈现,隐式标识则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确保用户辨识内容来源,避免混淆。平台将提示可能是AI生成的内容,并要求用户发布时主动声明。该办法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制定,旨在规范AI内容标识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违规删除或篡改标识的行为被明确禁止。同日起,类似微博、抖音等平台也已实施相关措施。
原文链接
9月1日,DeepSeek发布《关于AI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宣布平台已对AI生成内容添加标识,并提醒用户相关内容由AI生成。用户不得恶意删除或篡改标识,也不得利用AI传播虚假或侵权信息。同时,DeepSeek发布《模型原理与训练方法说明》,帮助用户理解AI技术及合理使用服务。当日,《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由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制定,要求生成内容需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包括文字、声音、图形等形式。服务提供者还需在文件元数据中嵌入隐式标识,确保内容属性和服务来源可追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伪造或隐匿标识,共同推动AI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31日,微信珊瑚安全发布新规,要求用户在公众号和视频号中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以避免传播过程中引发混淆或误认。新规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平台将对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并提示用户辨识相关内容。《办法》明确服务主体需履行标识责任,规范内容制作与传播环节,同时禁止恶意删除、篡改或伪造标识,确保信息透明可信。
原文链接
8月31日,微信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的公告》。公告要求用户在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以避免混淆或误认。平台将优化内容识别能力,对相关内容添加显式或隐式标识,并提示用户辨识。同时,禁止删除、篡改或隐匿平台标识,不得利用AI技术传播虚假或侵权信息。违规行为将视情况处罚。微信呼吁创作者遵守规范,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推动AI技术健康发展。
原文链接
8月31日,微信珊瑚安全公众号发布公告,要求用户发布AI生成合成内容时需主动声明。根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平台将对相关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以避免传播中引发混淆。同时,平台优化了内容识别能力,可能对AI生成内容进行提示,确保用户获取信息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公告强调,用户不得删除或篡改平台添加的AI标识,也不能利用AI技术制作虚假、侵权或违法内容,违规者将受处罚。腾讯元宝也已实施类似规范,要求传播时保持标识完整准确。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