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9月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委办、区政府发布《上海市支持人工智能赋能广告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支持“AI+数字广告”智能体研发,鼓励自然语言模型、视觉模型等基础模型在广告业的创新应用,并对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行业应用且获市场认可的项目,提供市、区两级最高不超过12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支持数字广告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对研发费用占营收达一定比重的企业,有条件的区可按其研发费用投入的10%—5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支持。这一政策旨在推动广告业智能化转型与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
9月5日,在第十三届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及材料展(CSEAC 2025)上,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党委书记王平表示,国内半导体装备进入‘战国时代’。泛半导体装备融入集成电路赛道,企业具备产业化、低成本优势,竞争加剧。装备发展呈现平台化趋势,逐步聚合为通用平台架构和功能模块;商业模式强调装备、工艺与服务的深度融合。研发模式从跟随仿制转向数字化建模与AI赋能的正向研发,显著提升创新效率与质量。(记者 陈俊清)
原文链接
9月2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发布通知,启动2025年度‘人工智能+’行动项目申报工作。通知明确,将加强智能算力供给服务能力,支持人工智能高性能训练、推理芯片及端侧芯片的研发与应用。同时,支持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推动适配异构芯片的训练与推理协同优化技术,加速超大规模智算集群的技术突破与组网应用。这一举措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提升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
原文链接
8月27日,工信部在‘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陕西站座谈会上表示,我国已部署5G行业虚拟专网6.4万个,信息通信业正全面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孙姬称,下一步将统筹推进‘建、用、研’: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与升级,推进5G-A、万兆光网试点及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建设;二是推动应用落地,实施5G规模化应用升级方案,深化‘5G+工业互联网’工程;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加速6G研发和相关产业生态布局。此举旨在巩固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推动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2日晚间,当虹科技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1.33亿元,同比增长12.70%;归母净亏损收窄至615.24万元,同比减亏3562.64万元。公司AI产品及多模态大模型应用落地,传媒文化与车载智能座舱业务显著增长。毛利率提升8.83个百分点,减值损失减少766.48万元。第二季度实现盈利,归母净利润573.70万元。研发投入下降30.46%,占比营收31.92%。公司累计申请发明专利552项,授权208项,持续推动AI与超高清、5G技术融合,视频应用向多行业延伸。
原文链接
8月22日,阿里巴巴发布面向全球用户的编程平台Qoder。该平台集成了顶尖编程模型,基于强大的编程智能体,可实现AI自主研发,大幅提升真实软件开发效率。这一创新工具为开发者带来更高生产力,标志着AI技术在编程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应用。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发布《关于推进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支持耳与听力领域前沿技术发展,推动医工、医技结合,促进耳科相关药品、医疗器械及听力检测诊断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强调推动数据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耳与听力健康领域的应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医药行业正迎来AI驱动的深刻变革。中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达9793家,占工业比重1.91%,并积极利用数智化推动转型。金赛药业、双鹤润创等企业通过AI赋能研发、优化运营,显著提升效率。例如,双鹤润创借助AI技术将眼科药物研发周期缩短6个月,而浪潮云帆智能体使专利分析效率提升至每周千余篇。天士力则开发了“数智本草”大模型,助力中医药全链条研发辅助。医药AI应用聚焦于研发攻坚、经验赋能及医院场景落地,目标是实现精准化、高效化转型。到2027年,数字技术将深度赋能医药全产业链,2030年规模以上药企将全面完成数字化转型。
原文链接
标题:AI能否引领制药行业的下一场革命?
从19世纪至今,人类平均寿命从30多岁跃升至70-80岁,这一奇迹背后的核心推动力是制药工业的崛起。现代药物研发始于偶然,却在科学与工业的结合中迅速成长。19世纪末,化学家为满足纺织业对染料的需求,尝试从煤焦油中提取人工色彩,意外开启了制药的大门。与此同...
原文链接
8月9日,长盈精密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公司目前正在研发多个智能眼镜项目,预计这些项目对今年整体营收贡献较小。公司将依据客户订单和市场需求调整产能并进行扩充。这一动态表明公司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持续布局,为未来市场增长做好准备。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