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9月,Figure机器人展示了其最新技能:使用洗碗机。通过Helix架构,这款人形机器人无需新算法或特殊工程,仅依靠新增数据即可完成复杂任务,如分离堆叠盘子、调整玻璃杯方向及处理杂乱摆放的餐具。此前,Figure机器人已掌握叠衣服和分拣包裹的能力。Helix架构是Figure与OpenAI分道扬镳后的首个成果,基于“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能实现通用智能操作。系统通过单一神经网络权重适应多种任务,推动人形机器人向可扩展智能迈进。网友对此幽默调侃,关注机器人是否会洗手以避免污染衣物等问题。
原文链接
人形机器人终于学会洗碗了
会叠衣服还不够?Figure机器人现在连洗碗都能代劳了——但前提是你得先拥有一台洗碗机。
还是熟悉的Helix架构,没有新算法或特殊工程设计,只是增加了新的数据。机器人展示了将餐具装入洗碗机的能力,涉及识别、抓取、调整角度和精准放置等复杂操作。它甚至能双臂协同传递餐...
原文链接
9月4日,特斯拉疑似Optimus 3人形机器人原型曝光,由赛富时创始人Marc Benioff在X平台分享视频展示。该机器人采用浅金色与黑色配色,印有特斯拉Logo,唤醒词为“Hey Optimus”。视频中,机器人成功响应寻找可乐的指令,但语音速度稍慢。其仿生手部设计逼真,带有褶皱、指甲轮廓等细节,较前两代明显改进,但有网友质疑其仅具装饰性,无法实际工作。Benioff称其为马斯克的“金色擎天柱”,认为可替代年薪20-50万美元的人类工人,引发热议。
原文链接
标题:量产前夜,人形机器人开启供应链卡位战
2025年的夏天,科技圈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的擎天柱(Optimus)在工厂中试运行,中国的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也展现出复杂动作能力。这究竟是技术革命的序曲,还是AI泡沫的延续?我们正站在“iPhone 1”诞生前夜,但这款产品仍面临成本高、可靠...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4日,Salesforce创始人Marc Benioff曝光了特斯拉全新金色Optimus机器人视频。视频中,擎天柱在接收指令后谨慎行动,其拟人化的‘双手’引发热议,被称赞为生产力的革命性突破。马斯克透露,今年目标生产5000台擎天柱,预计2026年达5万台,未来将承担重复、危险工作,解放人类创造力。同日,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发布新视频,展示其机器人Figure 02能自主操作洗碗机,通过数据训练实现复杂任务处理,向通用型机器人迈进。两家公司均展现技术飞跃,行业前景被广泛看好。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3日,优必选宣布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主推产品为Walker S2,预计年内交付。公司Walker系列累计合同近4亿元,天工行者在手订单超百台,全年预计交付超300台。财报电话会上,优必选预计今年将交付500台以上工业人形机器人,产能达1000台。此外,8月20日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万台订单;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合作,中标多个项目。数据显示,截至8月4日,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中标数量接近或超去年全年水平。机构指出,AI赋能下的大模型创新和真实数据采集是行业关键,商用场景正从教育科研扩展至工业制造等领域,供应链优化成为重点。
原文链接
9月4日,优必选宣布获得2.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主推产品为Walker S2,预计年内交付。公司Walker系列累计订单近4亿元,天工行者在手订单达百台,预计全年交付超300台。优必选计划今年交付500台以上工业人形机器人,全年产能达1000台。近期,天太机器人签署全球首个1万台订单,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合作,中标多个项目。数据显示,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优必选中标数量接近或超去年全年水平。机构指出,AI赋能的大模型创新和供应链优化是行业关键,应用场景正从教育科研扩展至工业制造等领域,下半年供应链各环节定点将陆续落地。
原文链接
9月3日,优必选科技宣布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为全球迄今最大单笔订单。合同以Walker S2为主,支持自主换电技术,年内启动交付。该机器人搭载群脑网络2.0和专用于工业的Co-Agent智能体技术,可实现7*24小时作业及群体协同。此前,优必选于7月已拿下近亿元订单,Walker系列累计合同近4亿元(含H1交付5000万元)。此外,其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的天工行者项目未计入此数据。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2日,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描绘了一个由AI和机器人主导的“可持续富足”社会愿景。马斯克提出,特斯拉80%的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其目标是通过大规模生产机器人替代人类劳动力,实现生产力指数级增长。计划还包括通过对机器人创造的价值征税,向公民分配“普遍高收入”,以解决失业问题。然而,这一构想面临实施路径、政治阻力及社会结构冲击等难题。与此同时,特斯拉近期遭遇挑战,包括Dojo超级计算机团队解散、中国和欧洲市场销量下滑。尽管如此,特斯拉仍希望通过整合硬件与软件,推动全球向可持续富足转型。
原文链接
标题:为什么灵巧手这么难造?
正文:
一双灵活的手,真的那么重要吗?在40℃的夏天,窝在空调房里开一罐可乐、看一部电影,是再简单不过的享受。但对机器人来说,单是“开易拉罐”这个动作,可能就是一场技术挑战。
为了让机器人拥有一双像人一样的灵巧手,科学家们已经努力了几十年。尽管外观上,如今的机械...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
AI热搜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