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8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调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调加大科技供给和政策支持,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他先后考察昌平实验室、百济神州及北京飞镖国际创新中心,指出要锚定国际前沿,强化科研攻关,培养高端人才,提升企业创新力与竞争力。李强还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加强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攻关,运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并优化药品审评审批与集采机制。他特别提到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推进产业化发展。尹力、吴政隆参加调研。
原文链接
8月7日,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并督办人大代表建议。他强调,要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信长星指出,生物医药是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精准把握产业特点,统筹国内外资源,加强与科研团队合作,关注人工智能对药物研发的变革作用。他还提出省市联动、协同发力,结合高新区、高校协同创新及全产业链开放试点,丰富科技金融产品,抓好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营造活力创新生态,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4日,上海市发布《支持企业加强基础研究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措施》,自8月1日起施行。措施明确支持企业参与‘探索者计划’,吸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加入,聚焦关键科学问题布局研究项目,并快速响应紧迫选题。同时,政府将通过多项举措强化企业科研主体地位,包括支持产学研合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设立公益基金等。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达到一定标准可获财政补助,使用科学仪器设施享费用补贴,符合条件的基础研究支出可享税收优惠。措施有效期至2030年7月31日,旨在推动上海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原文链接
4月9日,在2025张江生命科学国际创新峰会开幕主论坛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徐徕透露,2024年浦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200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与增长率均位列三大先导产业首位。自2019年起,浦东累计获批1类国产创新药21个、创新医疗器械31个,今年已获批2款1类创新药及4款创新医疗器械。
原文链接
2月25日,上海市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并强调,上海将深入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新一轮“上海方案”,加快转型升级。会议还提出深化工业降本增效,支持企业数智改造和绿色转型,加强龙头及高增长企业培育,推动外资总部和研发中心升级。同时,优化贸易方式和主体,鼓励企业拓展多元出口市场,并发展离岸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此外,还将优化全市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用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原文链接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和北京水木分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推出升级版生物医药多模态开源基础大模型BioMedGPT-R1。该模型是在2023年发布的BioMedGPT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此前,水木分子还发布了自研的千亿参数多模态生物医药专业大模型Chat DD-FM及新一代AI驱动药物发现工具Chat DD。此次DeepSeek版ChatDD-R1已同步上线,助力生物医药企业药物研发。
原文链接
2月21日,清华大学AI产业研究院和水木分子生物公司发布升级版生物医药多模态开源基础大模型BioMedGPT-R1。该模型基于先前发布的BioMedGPT,采用DeepSeek R1蒸馏版本模型更新文本基座,增强了文本推理能力。BioMedGPT-R1实现了生物模态与自然语言文本模态的统一融合,并提升了跨模态深度推理能力。在化学分子理解任务上,BioMedGPT-R1相比上一版本效果提升超过15%。团队表示将长期维护OpenBioMed开源平台,并计划开源BioMedGPT-R1模型及相关系统框架。
原文链接
1月15日,在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包括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空间布局,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同时,发展低空经济、大飞机、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海洋装备、空间信息及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报告还强调了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强智能工厂建设和智能机器人研发,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打造数字产业集群。此外,推动产业绿色化,完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推进绿色工厂和零碳园区建设。最后,促进产业融合化,打造生产性服务业特色集群,并持续推进‘工业上楼’项目。
原文链接
1月8日,在浦东城市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开幕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透露,2024年浦东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2700亿元,同比增长8%;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42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同比增长4%。此外,浦东新区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船舶制造等产业规模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至54%左右。
原文链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计划建设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平台。该平台将包括小分子创新药物筛选和优化平台,用于先导化合物发现及药效评估;还将建设大分子生物医药大模型干湿迭代设计平台,实现低通量湿实验的全过程自动化。此举旨在加速医药产品的研发进程。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