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10月10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警告称,AI模型极易被黑客利用,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他指出,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源的AI模型,都可能被攻击者通过移除安全防护或逆向工程滥用,甚至可能学会危险技能。常见攻击方式包括提示注入和越狱,用以操控AI生成受限内容或泄露数据。施密特强调,目前尚无完善的非扩散机制来控制相关风险。尽管如此,他对AI持乐观态度,认为其价值被低估,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将证明AI能力远超人类想象。他还提到GPT系列推动的ChatGPT热潮,仅两个月便吸引一亿用户,展现了AI的巨大潜力。
原文链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今日开幕,谷歌前CEO施密特在会上表示,中国领先的AI模型多为开源且开放权重,而美国则相反。他赞赏中国AI近两年取得的成就,并呼吁中美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全球稳定与AI可控性。施密特强调,各国需在关键技术节点展开对话,如AI自主决策、自我复制等场景,避免技术失控。他认为,尽管未来发展红线尚不明朗,但通过国际合作可引导AI向更深度推理和先进算法迈进。他还表达了对中美逐步建立信任的乐观态度,称历史上曾实现过,未来亦可期。
原文链接
7月21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巴黎RAISE峰会上表示,AI行业不会重蹈互联网泡沫覆辙。他认为,硬件和芯片市场的强劲表现是AI长期发展的关键,例如英伟达为数据中心提供大量芯片。尽管有人担忧AI行业可能存在‘过剩产能’,但施密特认为这更可能是一个全新产业结构的开端,而非泡沫。数据显示,2023年AI市场估值达1890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4.8万亿美元。不过,华尔街对此看法不一,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托斯滕·斯洛克警告称,AI可能是当前股市泡沫的推手,其影响或超19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
原文链接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在AI+能源峰会上提出,因气候目标难以实现,应优先发展AI以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施密特认为AI能提升能源效率,减少能耗,并承诺AI公司可使能源系统效率提高至少15%,尽管AI发展需大量能源,但这值得投资,因为AI能找到解决气候问题的方法。此观点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应集中精力应对气候危机,而另一部分人则支持AI在解决环境问题上的潜力。值得注意的是,AI发展可能引发的能源需求增加问题,以及依赖AI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引起了关注。这一讨论反映了科技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如何平衡与应对环境挑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原文链接
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在近期活动上发表言论称谷歌员工"不够拼命"导致公司在AI竞赛中落后,此言一出立即引发争议。施密特认为,谷歌过分强调工作与生活平衡,导致工作效率下降,而创业公司成功的关键在于员工的全力投入。然而,这一观点遭到了包括Alphabet工会在内的多方反驳,指出真正的瓶颈在于人手不足、工作优先级频繁变动以及工资增长停滞等问题。
施密特的言论被批评为对员工的不公评价,且缺乏事实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谷歌与OpenAI自2022年起便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到公司办公3天。面对舆论压力,施密特迅速道歉并承认自己的言论错误,同时表示已采取措施,包括将含有不当言论的视频设为私享,并向相关教育机构请求删除该视频。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环境和管理方式的期待,也引发了关于企业文化和员工动力的广泛讨论。
原文链接
摘要:
谷歌前掌门人埃里克·施密特近期在斯坦福大学演讲时,对英伟达在AI领域的主导地位给予高度评价,并暗示其股票值得投资。施密特指出,大型科技公司正计划对基于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进行大规模投资,预计总成本可能高达3000亿美元。尽管施密特本人并未透露是否持有英伟达股票,但他表示,这笔支出中的大...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