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1月18日,投资者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态度正趋于理性,不再盲目追逐AI风口,而是聚焦于谁将成为最终赢家。像CoreWeave Inc.这类亏损严重、负债累累的公司近期股价暴跌,而美光科技等盈利前景可观的企业则受到热捧,其股价创下历史新高,年内涨幅约180%。市场重新评估现金流不足的企业,甲骨文因高债务压力股价回落33%,Meta也因大规模投资引发担忧,股价下跌近20%。相比之下,Alphabet凭借强劲云业务表现脱颖而出。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更青睐资产负债表稳健的公司,抛售投机性强的股票,这与互联网泡沫时期类似。尽管如此,AI需求依然旺盛,英伟达即将发布的财报备受关注,市场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
原文链接
11月12日,上交所副总经理王泊在国际投资者大会上表示,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上市公司质量与投资价值提升,为国际投资者带来新机遇。他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加速布局催生并购驱动的技术升级,布局科创板等A股科技公司可分享科技创新红利;传统产业通过并购加快转型,重塑估值逻辑,提供低估值红利和价值重估机会;龙头企业借助战略并购实现产业链整合与全球化布局,初期布局可获长期稳定回报。这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投资路径。(财联社记者 沈娇娇)
原文链接
11月10日,美国知名券商Robinhood计划推出一项新基金,允许散户投资者通过其子公司Robinhood Ventures投资未上市人工智能公司。该基金将专注于5家或更多“同类最佳”未上市公司,并可能使用杠杆提高回报率。CEO Vlad Tenev表示,希望让普通人参与AI领域的快速增长,而非担忧泡沫问题。PitchBook数据显示,美国估值超1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已从2016年的20家增至2024年的1000多家,其中OpenAI等企业引领估值繁荣。然而,这一创新举措引发争议,因基金采用封闭式结构,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尽管如此,Tenev认为散户对AI投资兴趣高涨,Robinhood今年股价飙升255%,并扩展了预测市场业务,交易量显著增长。
原文链接
嘉信理财首席投资策略师Liz Ann Sonders表示,当前围绕人工智能(AI)的繁荣并非互联网泡沫2.0,但风险仍存。11月3日采访中,她指出,尽管市场对AI的热情让人联想到25年前的互联网泡沫,但如今的AI领头羊多为规模庞大、财务健康的公司,如英伟达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且盈利强劲。然而,投资者财富过度集中于科技巨头,若熊市来临可能拖累经济。她警告,AI公司若无法实现高增长预期,即使是小失误也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此外,Sonders认为模因股票和金价飙升更多受FOMO驱动,而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缺失,低收入消费者压力增大或削弱经济增长,投资者需警惕就业市场走弱信号。
原文链接
10月15日,华尔街对人工智能(AI)繁荣是否为泡沫的担忧加剧。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警告称,资产价格过高可能引发20%的市场下跌。美国银行调查显示,‘人工智能股票泡沫’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尾部风险,基金经理现金持有量降至3.8%,接近‘卖出’门槛。DataTrek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续增持高风险资产,但板块相关性降至本轮牛市最低,预示短期回调可能性。分析师指出,谷歌、OpenAI等科技巨头的大规模投资加剧泡沫风险,且盈利前景面临高门槛。市场乐观情绪依赖大型科技公司未来表现,英伟达、微软等需实现两位数增长才能支撑预期。
原文链接
在ChatGPT即将迎来“三周岁生日”之际,全球约13%的散户投资者已开始使用AI工具如ChatGPT选股,推动智能投顾市场迅速发展。据Research and Markets预测,该市场收入有望从2024年的617.5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4709.1亿美元,增幅超600%。调查显示,半数受访者愿意尝试AI工具进行投资决策,但专家提醒其仍存在高风险。Finder曾用ChatGPT筛选出38只股票,至今涨幅达55%,远超热门基金表现。然而,AI模型可能误报数据、过度依赖历史走势,且需用户具备金融知识以规避试错风险。业内人士警告,若市场逆转,散户或难以有效应对潜在损失。
原文链接
财联社9月11日电,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超九成与其交流的投资者表示愿增加中国市场敞口,这一比例为2021年初以来首见。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等领域领先全球,叠加政策稳定经济及资本市场信号积极,推动投资兴趣升温。流动性改善与多元化配置需求也助力此趋势。投资者关注点已从互联网和ADR板块扩展至港股与A股,重点包括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量化与宏观基金更倾向通过A股ETF和股指期货参与市场,但交易偏好仍以ADR为主,其次为港股和A股。
原文链接
尽管英伟达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但华尔街机构投资者对其持仓比例仍远低于其在标普500指数中的权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Erik Woodring指出,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英伟达是最被低配的大型科技股,其市值占标普500指数的7.37%,但在机构投资组合中仅占4.2%。虽然英伟达因AI热潮股价五年内上涨近1300%,但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风险让部分投资者犹豫增持。摩根士丹利认为,随着机构逐渐调整持仓,英伟达可能迎来‘技术性补涨’。不过,阿波罗管理公司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øk警告,当前美股大型科技股估值已接近互联网泡沫时期水平,未来或难维持高位。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36万户,同比大增逾70%,环比增长超19%,显示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上交所数据显示,A股行情向好带动市场赚钱效应持续积累,吸引场外投资者踊跃开户。业内人士认为,当前A股中长期上涨趋势未变,建议以多头思维持股为主。配置方面,科技成长方向备受看好,尤其是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细分领域机遇值得关注。(财联社、中证报)
原文链接
7月30日,美国AI初创公司Anthropic正进行新一轮融资,金额预计在30亿至50亿美元之间,估值或达1700亿美元。投资银行Iconiq Capital将领投,可能与卡塔尔投资局或新加坡GIC共同主导。Anthropic估值较今年3月的615亿美元大幅增长,接近三倍。此外,Anthropic正与中东投资者谈判,CEO Dario Amodei改变对中东资金的态度,认为利用海湾国家主权财富对其保持AI领先地位至关重要。此前,Anthropic曾拒绝沙特资金,而其竞争对手OpenAI已与阿联酋、沙特等合作,计划建设数据中心并洽谈400亿美元融资。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