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贝恩公司与亚马逊云科技联合发布《中国软件企业出海热点观察》报告显示,到2027年,AI软硬件整体市场规模将达7800亿至9900亿美元,平均增速为40%-55%。其中,应用程序和交易平台增速最快,达60%-85%,为中国企业带来全球化机遇。北美仍是SaaS、电商、社交媒体等领域的重点存量市场,而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强劲,成为关注焦点。报告强调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布局中的战略方向。(财联社 10月16日电)
原文链接
自9月起,虎嗅发起《最有潜力的30岁以下AI领军者·TOP20》榜单评选,吸引了众多年轻创业者的报名。这些创业者普遍具备连续创业经历,学习与迭代速度快,部分人两周内即可推出新产品Demo。他们敢于突破常规,拥有AI原生思维,擅长利用AI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并瞄准全球化市场。评委指出,这些年轻人展现了技术信仰和快速行动的能力,例如MiniMax团队在ChatGPT出圈前已提出AGI愿景。此外,他们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创业故事。目前,榜单仍在火热报名中,目标是挖掘未来5-10年技术和产业的方向引领者。
原文链接
标题:Meta官方指导:AI应用如何实现全球化增长?
正文:
Meta及其合作伙伴与40多位中国AI创企高管,共同探讨了AI应用的全球化趋势、成功案例及海外合规增长策略。会议聚焦如何在新市场环境下找到突破口,实现技术升级与业务增长。
中国AI应用的竞争力何在?
AI技术已渗透各行业,App ...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提出“智能化”与“全球化”双引擎战略,助力企业增长。智能化方面,腾讯云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开放AI能力与场景,推动智能体解决方案、SaaS+AI及大模型技术升级,已在广告、游戏等领域实现显著成效。全球化方面,腾讯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全球一张网”,服务海外客户数同比翻番,覆盖90%以上出海互联网企业。未来,腾讯将持续聚焦智能化与全球化,携手伙伴共建产业生态,推动企业稳健增长。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举行,宣布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发布多项AI技术进展。腾讯云推出智能体战略全景图及多项升级产品,包括智能体开发平台ADP 3.0、多模态智能数据湖TCLake和Agent Runtime解决方案。混元大模型升级至3D 3.0版本,建模精度提升3倍并免费开放。腾讯强调开源重要性,提供真实落地案例与最佳实践。国际化方面,腾讯云海外客户规模同比翻番,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增沙特、大阪数据中心,国际化产品如ADP、CodeBuddy等均完成升级以适配全球技术生态。
原文链接
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于9月16日在深圳举行,腾讯集团宣布全面开放AI能力。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腾讯将聚焦‘智能化’与‘全球化’两大效率引擎。智能化方面,腾讯云发布智能体战略全景图,通过智能体解决方案、SaaS+AI及大模型技术升级,助力企业创新。数据显示,腾讯元宝日提问量已达年初一个月总量,AI工作台IMA知识库文件突破1亿,QQ浏览器AI月活较4月增长17.8倍。此外,腾讯云加速海外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产品升级全面适配全球技术生态。
原文链接
2025年9月,投中网举办的AI应用沙龙探讨了AI创业与投资的关键问题。海淀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2800亿元,年增速30%,成为全国AI发展高地。嘉宾认为,AI正处于类似2011-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拐点,技术快速迭代带来不确定性,但也催生新机会。创新工场等机构强调‘宜早不宜晚’的创业策略,而鹿明机器人等企业则主张长期视角。与会者指出,AI应用需从真实场景出发,避免伪需求,to B领域因付费意愿明确更受青睐。此外,出海和孵化成为新趋势,中国企业在技术、供应链上具备优势,海外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沙龙强调,精准识别需求、灵活调整策略是突围关键。
原文链接
8月13日,腾讯发布Q2财报,显示AI技术加速转化为业绩增长动能。当季营收1845亿元,毛利和经营利润分别增长22%与18%。ToB业务表现亮眼,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同比提升10%至555亿元,企业服务增速加快,得益于AI需求增长。研发投入达202.5亿元,同比增长17%,推动腾讯混元大模型及多款AI工具升级。国际化方面,腾讯云服务覆盖超80个国家和地区,助力GoTo集团、正大集团等国际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支持美的、杨国福等中国企业出海。未来,腾讯将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
原文链接
7月28日,引航生物宣布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由中金资本、兴湘资本、财鑫资本、嘉山实业共同投资。资金将用于加速新产品商业化及全球市场拓展。引航生物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在苏州和美国设有研发创新中心,并在湖南、安徽建有现代化生产基地,形成“创新研发-精益生产-全球供应”布局。公司专注于合成生物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依托AI驱动平台,已实现10余款关键原料规模化量产,产品远销全球20余国,覆盖人类营养、动物营养、医药中间体等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原文链接
7月11日,AI Agent产品Manus清空微博、小红书内容,疑似进一步调整。此前,公司因裁员争议引发关注,核心技术人员迁往新加坡。5月,Manus获硅谷风投Benchmark领投7500万美元,但因美国《对外投资安全计划》限制,需接受审查,并被要求迁出中国。6月,其总部已迁至新加坡。Manus由三位华人创立,虽为本土孵化,却定位于全球市场,流量主要来自巴西、美国等地。3月爆火后,产品备受争议,包括技术依赖Claude和Qwen,以及饥饿营销质疑。近期功能更新频繁,同时在海外多地扩展业务并与微软Azure合作。然而,与阿里合作的中文版开发中止,官网对中国用户显示不可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