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 Agent,标志着通用智能体(Agent)能力的重大升级。ChatGPT Agent可自动规划、选择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如浏览日历、生成PPT、运行代码等,并支持连接Gmail、GitHub等应用。目前,该功能已向Pro、Plus和Team订阅用户开放,预计企业版和教育版用户将在夏季晚些时候获得访问权限。在基准测试中,ChatGPT Agent表现优异,例如在HLE评估中得分41.6%,远超此前模型。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称其为‘感受AGI’的时刻,但也提醒其潜在风险,建议谨慎使用。不少网友已体验其强大功能,如制定退休计划、购物等,但效率仍有改进空间。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8日,OpenAI正式发布ChatGPT Agent,标志着AI智能体进入全新阶段。该产品整合了“深度研究”与“操作执行”能力,可接管用户电脑,完成工作场景(如会议安排、PPT生成)和生活场景(如旅行规划、活动设计)中的复杂任务。ChatGPT Agent支持Pro、Plus和Team版用户即刻使用,企业版和教育版将于7月开放。其专用模型刷新多项性能纪录,在数据分析、电子表格编辑等任务中表现优于人类,并具备实时安全监控功能。然而,这一突破性进展对部分创业者构成冲击,或将重塑互联网生态,引领AI时代从“网站”“APP”向“Agent”为核心的全新产品形态转变。
原文链接
北京时间7月18日凌晨,OpenAI发布ChatGPT智能体,融合网页交互、深度研究和对话能力,可完成复杂多步骤任务。该智能体能够进行财务研究、制作PPT和Excel表格,甚至处理入门级投行分析师的工作,如构建财务报表模型。演示案例包括根据婚礼信息推荐服装及规划棒球赛季观赛路线,并生成可视化图表和电子表格。OpenAI强调其为初稿工具,需结合微软等软件编辑,显著减少工作量。目前暂不支持炒股等敏感操作,涉及重要任务时需用户授权。功能面向付费订阅用户,Pro用户每月可执行400次任务,其他付费用户限40次。
原文链接
7月18日,OpenAI发布ChatGPT智能体,称其为史上最强通用型AI工具。该智能体可完成多种复杂任务,如写代码、制作PPT、浏览网站、规划日程等,并支持连接Gmail、GitHub等应用。底层模型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卓越,例如Humanity's Last Exam得分为41.6%,远超此前模型;在数据科学和电子表格任务中也创下新纪录。ChatGPT智能体即日起向Pro、Plus和Team版用户开放,Enterprise和Education版用户将于7月获得权限。尽管功能强大,但产品仍处早期阶段,生成内容格式和细节可能不够完善,未来将逐步优化升级。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红杉汇内参报道,AI智能体正深刻改变零售业。与传统软件不同,AI智能体可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如线上购物全流程、库存管理及客户沟通。其价值体现在三大方面:提升客户体验(如个性化推荐、情绪识别)、优化内部效率(如自动化审计)、增强数据洞察(实时分析市场趋势)。企业可通过自主研发、外包、混合模式或AI即服务(AIaaS)等方式部署AI智能体。未来5-10年,随着语音交互、物联网等技术发展,AI智能体将推动零售业向全渠道融合转型,实现“懂你所想,予你所需”的个性化服务,并通过数据资产积累建立竞争优势。提前布局的企业有望在行业变革中占据先机。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AI智能体在零售业的应用正引发变革。AI智能体可自主执行复杂任务,如库存管理、客户沟通及线上购物全流程操作,提升效率和客户体验。通过情绪识别和数据驱动分析,AI能实现精准推荐、无感下单和实时解答,降低退货率并增强个性化服务。企业可通过自主研发、外包、混合模式或AI即服务(AIaaS)等方式部署AI智能体,各方式有其优缺点,如成本、定制化程度和实施周期的权衡。未来5-10年,随着语音交互、物联网等技术发展,AI将推动零售向‘千人千面’跃迁,重塑人货场关系,助力企业构建长期竞争优势。提前布局将成为行业分水岭。
原文链接
标题:一文看懂:Grok 4到底强在哪里?
马斯克的xAI团队近日发布了Grok 4大模型,号称“世界最强AI”。经过研究,我们总结了其核心创新与未来影响。
核心亮点:
1. 多智能体内生化:Grok 4在训练中引入了多智能体协作能力,这是继OpenAI o1的“思维链内生化”和Gemini...
原文链接
7月14日,世界数字科学院(WDTA)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布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该标准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中国电信牵头,联合普华永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20余家机构共同编制。标准针对智能体跨越“语言墙”带来的行为风险,首次构建全链路风险分析框架,涵盖输入输出、大模型、RAG、记忆和工具五大关键链路,并创新提出模型检测、网络通信分析等测试方法,填补了智能体安全测试技术空白。目前,部分标准已在金融、医疗领域落地应用。此前,WDTA已发布3项AI相关安全标准,参与单位包括OpenAI、谷歌、微软等数十家机构。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世界数字科学院(WDTA)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布全球首个《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等二十余家机构联合编制。该标准针对智能体“行为”风险,构建全链路风险分析框架,创新提出模型检测等测试方法,填补了技术空白。随着2025年被称为“智能体元年”,AI从“我说AI答”进化为“我说AI做”,但超70%从业者担忧幻觉决策与数据泄露等问题。WDTA执行理事长李雨航强调,AI STR系列标准旨在嵌入伦理责任,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利益。目前,标准已在金融、医疗领域应用,未来将向多智能体治理生态发展。
原文链接
2月初,韩国互联网巨头Kakao与OpenAI在首尔宣布达成战略合作,Kakao将借助OpenAI技术为国民级应用KakaoTalk的4900万用户提供超个性化服务,并计划于11月推出能代用户决策和执行操作的AI智能体。Kakao CEO郑臣雅表示,此次合作将助力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突围,并推动其向AI核心企业转型。OpenAI也借此扩展全球布局,特别是在科技认知度高的韩国市场。与此同时,Kakao剥离非核心业务并投资建设AI数据中心,强化银行、娱乐等领域的业务。尽管面临数据隐私限制及市场挑战,Kakao股价因韩国政府支持AI发展的政策在过去两个月飙升85%。郑臣雅强调,想象力是公司应对新时代的关键优势。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