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正文:9月2日,腾讯优图实验室宣布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主打“开箱即用”,适合开发者与AI爱好者快速搭建智能体应用。其三大核心优势包括:性能强劲,WebWalkerQA准确率达71.47%,GAIA文本子集Pass@1达72.8%;上手轻松,兼容多种模型API,通过一份YAML配置和一条命令即可运行,支持自动生成智能体;完全开源,基于开源生态,成本低且支持二次开发。框架适用于文件管理、数据分析等场景,例如解析PDF论文并生成研究笔记。搭建Agent仅需两步:获取代码安装到本地,编写YAML配置定义任务。腾讯还计划于9月和10月开源更多工具,如Youtu-GraphRAG和Youtu-Embedding模型。
原文链接
9月2日,腾讯正式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该框架在WebWalkerQA基准上基于DeepSeek-V3.1模型的准确率达71.47%,刷新了开源模型的最新纪录。Youtu-Agent支持多种实际应用场景,包括本地文件管理、数据分析和论文研究,并具备二次开发与定制化应用的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技术支持。
原文链接
阿里通义实验室于9月2日推出智能体开发框架AgentScope 1.0。该框架以开发者为核心,专注于多智能体开发,包含三层技术架构:核心框架负责构建与编排,Runtime提供安全沙箱环境,Studio支持可视化监控。其强化了实时介入控制、智能记忆管理和工具调用优化三大能力,兼容主流框架如LangGraph和AutoGen。GitHub已发布示例应用代码,包括文献研究助手等。项目地址详见多个GitHub仓库及技术报告链接。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30日,吴恩达在最新一期Andrew’s Letters中提出,并行智能体正成为提升AI能力的新方向。他举例说明多个智能体可并行抓取网页生成报告、协同处理代码库、或通过监督智能体提供用户反馈,从而显著提高效率。相比依赖更多数据和算力的传统方法,并行智能体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快速输出结果。尽管任务分解与协调仍具挑战,但近期论文如《Code Monkeys》和Together Mixture Of Agents(MoA)架构展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吴恩达认为,并行智能体的研究前景广阔,未来高效协作的智能体数量将大幅增加。
原文链接
2025年,工业智能体热潮加速,市场规模为去年5倍以上。8月26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将工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推动AI在设计、生产、运营等全环节落地。政策加码与企业需求驱动下,头部企业从‘观望’转向‘主动布局’,智能体应用在供应链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研发仿真等场景取得突破。目前,高质量数据短缺、复合型人才缺乏及ROI量化难题仍是挑战,但市场预计下半年将迎来爆发。IDC数据显示,2025年工业企业探索智能体比例达47.5%,较去年显著提升。业界认为,工业智能体正从尝鲜阶段迈向深度融合,未来将形成平台化生态。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6日晚10点32分(UTC),Nx构建系统软件包遭黑客入侵,植入窃取数据的恶意程序,影响成千上万开发者。攻击持续约5小时,黑客发布了8个恶意版本,利用AI命令行工具(如Claude、Gemini)窃取SSH密钥、钱包数据等敏感信息,并通过GitHub公开传播。此事件首次揭示AI开发助手被武器化用于攻击。此外,Anthropic报告显示,AI滥用趋势加剧,犯罪分子利用Claude实施大规模勒索,甚至生成勒索软件在暗网销售。未来,AI驱动的恶意软件可能更加灵活且难以防御,网络安全面临全新挑战。
原文链接
8月26日,首届AI国际人才峰会在香港成功举办,由港投公司与智源研究院联合主办。PPIO联合创始人兼CEO姚欣出席并发表演讲,提出AI创业者需具备“PDA”思维:问题原生、数据飞轮和智能体执行。他强调行业痛点驱动创新,高质量数据构建护城河,智能体技术助力高效落地。会上,姚欣介绍PPIO于7月发布的国内首个Agentic AI基础设施平台,解决智能体“能思考难执行”痛点,并通过沙箱等核心组件提升效率与安全性。依托港投支持,PPIO将香港定位为国际总部,赋能全球AI创业者。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7月,香港开发者在PPIO平台的Tokens消耗量增长近10倍,高校开发者成主力。姚欣鼓励青年把握AI机遇,推动技术落地。
原文链接
8月27日,联想在36氪主办的“AI Partner百业大会”上发布联想百应智能体2.0,这是国内首个面向企业的L3级AI服务智能体。该智能体具备自主规划、按需生成和闭环解决能力,可深度融入企业高频场景,实现AI从“响应式助手”到“协作级伙伴”的跃迁。升级后的智能体覆盖三大场景:AI运维(如IT码上解)、AI办公(如超级员工应用)和AI营销(如零门槛设计与传播)。此外,新增五大AI核心技术,包括感知规划、上下文增强、多工具调用等,破解中小企业工具使用痛点。即日起至9月1日,企业用户注册可抢先体验并享8大权益,助力智能化转型。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优化应用环境、建设中试基地、推动企业智能化转型等措施,打造AI应用服务链。中国信通院预测,未来三年AI在企业流程中的渗透率将达10%-20%,五年内升至30%-50%,十年内突破50%-80%。中航证券认为,2025年将是AIAgent能力平台化元年,商业化拐点临近。相关企业如中科金财已开发多款AI Agent产品,洲明科技则依托自研模型和平台整合多种AI能力,助力行业发展。
原文链接
2025年8月,AI Agent成为科技圈热议焦点,被视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代名词。与传统AI工具不同,AI Agent具备自主感知、决策和执行任务的能力,能规划步骤、调用工具并自我调整,从“对话助手”升级为“任务执行者”。其爆火得益于大模型能力质变、工具生态完善及用户期待提升三重驱动。尽管AI Agent在人机协作、企业自动化等领域展现真实价值,但其落地仍面临任务分解粗糙、过度依赖人工干预等挑战。业界需冷静看待其潜力与局限,避免盲目追风或全盘否定。技术从业者应深耕系统工程,产品经理需聚焦高价值场景,企业则应从小范围试点入手。真正的变革已开始,泡沫退去后,构建底层能力者将占据先机。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