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1日,热门AI代码编辑器Cursor的开发公司Anysphere推出网页应用,用户可通过浏览器管理AI编码智能体网络。该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请求分配任务,如编写功能或修复漏洞,并监控进度。此前,Cursor于5月推出无需监督的后台智能体,6月集成Slack,实现任务快速分派。目前,Cursor年化收入突破5亿美元,被半数以上财富500强企业使用。网页应用面向Pro套餐及以上用户开放。CEO迈克尔・特鲁埃尔预测,到2026年AI编码智能体将承担至少20%的软件工程师工作。此举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并减少操作摩擦,同时推动产品在实际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原文链接
财联社报道,AI低代码技术已进入工程级别应用阶段,预计未来一两年内可能出现“现象级”产品。在降本增效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信创)的大背景下,用户对低代码的需求持续增长。AI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低代码工具的易用性,有望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并重塑技术团队结构。然而,当前仍存在大模型幻觉、高昂的实施成本以及数据安全问题等挑战。腾讯云云开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AI编码领域已经初现“现象级”产品的迹象。(记者 付静,2023年12月16日)
原文链接
在一次意外右手骨折后,Claude工程师Erik Schluntz利用AI技术,仅在一周内完成了3000行代码的编写。通过结合语音转文字技术与AI助手Claude的协作,Schluntz在无法亲自操作键盘的情况下,实现了高效的编程。此经历不仅展示了AI在软件工程领域的潜力,还预示了未来“AI工程师”...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