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截至7月17日,广东省新增6款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已有23款类似服务完成登记。这一进展表明广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丰富了市场选择并推动技术应用落地。
原文链接
截至7月14日,上海市新增5款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已达100款。这一进展体现了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与规范管理,为相关技术的应用和服务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原文链接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家网信办累计完成43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其中4月至6月新增93款备案服务。此外,通过API接口调用已备案模型的生成式AI应用或功能,本阶段新增74款完成登记,总数达233款。相关政策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自2023年8月15日起施行,鼓励技术创新与健康内容生态建设,同时对外商投资和许可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此次公告进一步推动了AI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原文链接
财联社6月11日报道,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研发的全球首款嵌入临床流程的生成式AI放射系统,可于毫秒内识别危及生命的病症,大幅提升诊断效率。这一突破性技术为缓解全球放射科医生短缺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
原文链接
财联社6月9日电,据“网信上海”公众号消息,上海市近日新增1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包括阶跃多模态等产品。截至目前,上海地区累计已有8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这些服务的陆续备案标志着国内AI技术应用正加速落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原文链接
标题:全球AI原生企业如何演进?
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正在催生AI原生企业。这些企业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产品或能力,驱动价值创造和业务创新。腾讯研究院聚焦全球100多家AI原生企业,围绕三大问题展开观察:新技术、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的诞生;AI技术如何赋能产业升级;以及AI产业生态的演进路...
原文链接
截至5月28日,上海市新增2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累计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数达到87款。这一进展体现了上海在推动AI技术发展和规范管理方面的持续努力,为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文链接
5月20日,国际劳工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可能因生成式人工智能受到影响。报告指出,高收入国家受影响比例更高,达34%。文职类工作风险最大,这类岗位曾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女性就业率,因此女性受冲击更大。随着AI能力扩展,媒体、软件开发及金融等高度数字化行业岗位风险也在上升。
原文链接
财联社5月13日电,上海市近日新增5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使全市累计完成登记的生成式AI服务总数达到85款。这些服务涵盖多个领域,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和发展。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上海正逐步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高地之一。
原文链接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使用指南》强调,在中小学场景中,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需以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为基础。小学阶段明确禁止学生单独使用开放式内容生成功能,同时要求教师不得将其作为替代性教学主体。该指南旨在规范AI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确保教育质量和学生信息安全。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