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10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半年增长106.6%,普及率36.5%。其中,40岁以下用户占比74.6%,高学历用户占37.5%。超90%用户偏好国产大模型。截至8月,累计538款AI服务完成备案,263款应用完成登记。生成式AI广泛应用于智能搜索、内容创作等领域,并在农业、工业等场景积极探索。截至4月,我国AI专利申请量达157.6万件,占全球38.58%,居首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具身智能产业。
原文链接
截至2025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较2024年12月增长2.66亿,半年内实现翻番,普及率达36.5%。报告显示,国产大模型获超九成用户青睐,推动智能搜索、内容创作、办公助手等场景应用,并在农业、工业、科研等领域积极探索实践。该数据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凸显生成式AI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趋势。
原文链接
截至10月11日,上海市新增5款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登记数量达119款。这一进展体现了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与规范化管理。相关信息由“网信上海”微信公众号发布,展现了区域科技服务的时效性与创新动态。
原文链接
截至9月30日,上海新增10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累计备案数量达102款。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登记“双破百”的城市,继续引领相关领域发展。这一成果彰显了上海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方面的领先地位。
原文链接
15日,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在深圳揭牌成立。该实验室将通过制定行业安全标准、搭建粤语语料库平台、支持模型备案评估及发布前沿技术成果等方式,推动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助力大湾区成为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融合增长极及安全治理先行区。
原文链接
截至9月11日,上海市新增9款已完成登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登记数量达114款。这一进展表明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推动力度,进一步丰富了本地人工智能服务资源。相关信息由“网信上海”发布,展现了上海在AI技术应用和管理上的领先地位。
原文链接
截至2025年8月31日,中央网信办数据显示,7月至8月新增99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同时新增27款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目前累计已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63款应用或功能完成登记。此次备案工作依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由网信部门联合其他机构推进,旨在促进创新与规范应用。通过API接口调用已备案模型的生成式AI需由地方网信办登记。
原文链接
截至8月28日,上海市新增9款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备案数量达92款。根据网信上海要求,已上线的人工智能应用需在显著位置或产品详情页公示所使用的备案模型名称及备案号。这一进展体现了上海在推动人工智能合规化和透明化方面的持续努力,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清晰的指引。
原文链接
8月27日,据《科创板日报》报道,Meta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管理总监查亚·纳亚克即将加入OpenAI,负责特别项目。查亚·纳亚克在Meta任职近十年,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此次人事变动引发业界关注,或为OpenAI带来新的技术与战略突破。
原文链接
截至8月25日,上海市新增1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备案数量达83款。这一信息由“网信上海”公众号发布,显示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推进与规范化管理。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