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7*24 快讯
AI科普
合作
全部
英雄令
项目方
开发者
产品方
投资者
2025年7月17日,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表示,2024年全球RISC-V芯片出货量达数百亿颗,中国贡献超一半,并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汽车电子等领域取得突破。史惠康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协同,共建繁荣生态;二是加速转化,推动规模化应用,巩固RISC-V在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领域的优势,同时拓展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等高价值领域;三是坚持开放,引领全球协作,支持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16日,在中信建投证券TMT主题论坛上,中信建投执行委员会委员武超则表示,当前“天时、地利、人和”逐步具备,坚定看好AI应用未来发展。她指出,全球模型、算力及AI应用正经历显著变化,大模型成本因算法迭代和芯片升级持续降低,模型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端侧算力需求增长,成为关注重点。AI应用将分三阶段发展:聊天机器、AI Agent、数字员工/机器人,2025年有望成为AI Agent元年。武超则认为,新一轮技术革命将推动从信息化、网络化到数字化、智能化的全面转型。(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赵昕睿)
原文链接
2025年7月,乌克兰第3独立突击旅在哈尔科夫地区首次通过无人机和自杀式地面作战平台迫使俄军士兵投降,标志着机器人系统主导战场的历史性突破。此前,乌军AI战斗机器人已装备M2勃朗宁重机枪投入实战。军用机器人正快速渗透各作战领域,包括空中无人机、地面无人车及水下潜航器等,技术涵盖感知、决策与执行多维度。我国在珠海航展展示的‘机器狼群’及重型无人机‘九天’等装备引发关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集群技术、AI增强人机协作及小型化设计,但成本高昂与伦理争议仍是挑战。
原文链接
7月15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与中外记者交流时表示,未来3到5年人形机器人应用将加速发展。他指出,目前行业尚处早期阶段,尽管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研发火热,但大规模推广仍需时间。宇树科技及行业内其他公司已在服务业、家用、工业和救援场景中取得进展,出货量显著增长。王兴兴强调,人形机器人领域充满挑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实现共赢。
原文链接
彭博社7月14日调查显示,尽管约会应用公司近年重金投入AI功能,但Z世代(1995-2010年出生)用户对其接受度较低,可能使投资回报不及预期。调查访问了近1000名美国用户,发现Z世代比年长群体更少使用约会软件,且对AI撰写简介、自动回复等功能表现出不适感。近半数受访者表示无需AI辅助即可独立创建个人资料,多数人也不觉得与潜在对象交流困难。分析师指出,这些工具未能解决实际需求,或影响Match Group和Bumble等企业的利润率。此外,Z世代偏好长期关系而非随意约会,并因疫情更倾向线下社交,与千禧一代习惯差异显著。
原文链接
OpenAI近期发布的《企业中的人工智能》报告分析了七家前沿企业成功应用AI的经验,强调AI在提升绩效、自动化和创新方面的显著作用。摩根士丹利通过严格评估AI工具,使财务顾问效率大幅提升;Indeed利用GPT-4优化职位匹配功能,申请率和成功率显著提高;Klarna的AI客服系统处理了超60%的客户咨询,响应时间大幅缩短。此外,Lowe's通过定制模型改善商品搜索体验,Mercado Libre构建开发平台加速创新,OpenAI内部则通过AI重塑工作流。企业普遍聚焦高回报场景,并重视质量与安全。数据显示,2024年78%的组织已使用AI,但实现显著财务回报的企业仍较少。
原文链接
中国重工业,正在悄然拥抱飞书
AI时代,用户更关注的是技术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而非华丽的营销。在2025飞书未来无限大会上,飞书发布了业界首个AI应用成熟度模型,强调只交付“真能用、真落地”的产品。其将AI成熟度分为M1-M4四个等级,并以M3和M4级作为市场标准,助力企业实现智能化。
当下,煤炭...
原文链接
走进四川这家工厂,我看到了智元机器人的诞生
四川绵阳市郊的一座20万平方米工厂内,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零部件正在生产。这里不仅是制造业的前线,也是人形机器人应用的试验场。尽管人形机器人尚未成为主力,但它们已开始崭露头角。
工厂环境对工人并不友好:34度高温、刺鼻气味和70分贝噪音让人难以忍...
原文链接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上海城市空间治理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暨量子城市空间智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26—2027年)》,提出开展城市空间治理大模型研发。重点包括研发具备知识检索、时空理解能力的云宇星空行业基座大模型,以及具备遥感识别监测功能的鹰眼垂类模型。同时开发支持100+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与安全指数分析的快反系统,并探索创域等创新空间垂类模型。方案旨在提升城市空间智能化治理水平,为未来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原文链接
当地时间7月9日,新西兰发布首个国家人工智能(AI)战略,旨在促进AI投资与应用,提升生产力和国家竞争力。报告指出,新西兰AI应用潜力大但需加速推进,政府将减少障碍、提供监管指导并推动负责任的AI采用。该战略未引入新法律,而是依托现有法律框架,强调‘轻触式监管’以鼓励创新并保护公众权益。同时发布的《负责任的AI指南》支持企业道德使用AI技术。新西兰侧重于推动AI在农业、医疗保健等关键领域的实际应用,而非研发。科学、创新与技术部长沙恩·雷蒂表示,宽松监管环境将增强企业信心,带来新产品和服务。然而,专家批评该战略缺乏实质性政策或投资,更多是对现有措施的延续。
原文链接
加载更多

暂无内容